2016-08-15 21:26:47
抗戰時期,汪精衛投降瞭日寇,蔣介石並下令開出汪精衛在國民政府一切植物,隨著他前往越南河內,卻遭到瞭刺殺。那麼到底是誰派人刺殺瞭汪精衛?帶著疑問,下面中國將揭秘汪精衛在越南河內被刺殺案真相。
在時任日本首相的近衛文麿發佈第三次對華政策聲明,提出“善鄰友好、共同防共、經濟提攜”三條件之後,汪精衛於12月29日發出《致蔣總裁暨國民黨中央執監委》通電,在香港發表,響應近衛聲明,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艷電”(當時電報為節省字數,用一個字代表日期,“艷”為29日),引起軒然大波。
1939年初,蔣介石派國民黨中央委員谷正鼎兩次到河內見汪精衛,帶給他護照,勸他去歐洲;同時授意戴笠派得力部下陳恭澍到河內,令其率人刺殺汪精衛。1939年3月21日凌晨的刺殺案,導致汪精衛的秘書曾仲鳴飲彈身亡,而汪則幸免。河內槍聲宣告瞭蔣、汪的徹底決裂,隨後汪精衛遠赴日本占領下的上海,次年成立政權。
汪氏夫婦共生有六個子女,其中一個夭折,其餘為:長子汪文晉、次子汪文悌,長女汪文惺、次女汪文恂(2002年病故),三女汪文彬(一直在印度尼西亞某地隱居當修女,不問世事)。汪文惺出生於1915年,與晚一年出生的丈夫何文傑(又名何孟恒),都在香港工作多年,退休後移居美國,選擇在新澤西州養老。在河內刺汪事件那段歲月中,他們剛剛成婚,與汪氏住在一起,親歷瞭那驚魂一夜,何文傑曾給筆者看過他寫下的關於這次刺汪事件的詳細記錄。
采訪主要由何文傑先生回答,汪文惺女士補充。他們對汪精衛、曾仲鳴等人的稱呼,筆者作瞭統一處理:以當事人身份講述當時經歷時,以親屬關系相稱;其餘則直呼姓名。請讀者諒察。
高朗街25號與27號
高:我讀到多人回憶錄中對這個事件的描述,包括最具權威性的三個版本,出入實在太大。你們二位當時就住在三樓,刺客開槍時,二位與汪氏夫婦都藏在對面房間。你們還記得當時情況吧?
答:當時的情況給人留下的印象太深瞭,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當時我們住的房子的格局,我曾畫過示意圖,高朗街25號與27號,是連在一起、每層中間都有門相通的三層洋房。
高:高朗街25號與27號,兩個門出入?
答:對。
高:房間格局和你們的起居方式是怎麼樣的呢?
答:除瞭睡覺的時候返回各自臥室,平時我們多在25號飯廳前的一間客廳裡聚集,一般來訪的客人也在這裡見面,除非有事商量,然後請到27號三樓(何文傑圖中原標註為“二樓”,乃按照英式習慣。——高註)前面的一個房間,那裡擺設著原擬用於新房的另一套新傢具,既可用作臥室,也可見客,是全屋最整齊的一角。
十一姑(方君璧)剛自香港到來,十一姑丈(曾仲鳴)也就從旅館回來,住在這個房間裡。後面的一個臥室住瞭微(註:原字為女旁,下同)姑(朱微,國民黨已故元老朱執信的女兒,汪精衛的親戚——高註)和曾仲鳴九歲的長子孟濟。
25號二樓的前房住瞭一共五個人:八舅父的三個孩子和兩個女傭。後房和後面的小臥室,住的是汪傢和陳傢的晚輩親戚:汪屺、雷慶、陳國琦和陳常燾。
25號三樓的前房,是父母(汪精衛和陳璧君夫婦),我們夫婦就住在他們隔壁的後房。
至於衛士、司機、廚師、侍應等就分住兩屋的一樓,車房旁邊的房間。
高:汪精衛與陳璧君夫婦,是一直住在25號三樓的這個房間嗎?我看到的各種資料上都說,他們原來住的是你所說的“最整齊”的27號三樓的那個房間,隻是因為方君璧剛自香港新來,臨時才讓給他們夫婦倆住,造成瞭誤殺。
答:不是這樣的。他們住在25號三樓前房,從來沒有移動過。他們根本沒有在27號三樓那間前房住過。
高:汪氏夫婦住的房間與曾仲鳴夫婦住的房間一樣大小?
答:一樣大,25號與27號是完全對稱的。
高:那麼,特務們從外面監視,應該看得見這前面臨街的是一左一右兩間?
答:刺客們從門前走,應該看得見前面臨街的房間格局。不過這棟洋樓的前面倒沒有樓房,相鄰樓房是在右側,如果他們是在那裡觀察,隻能從側面看得見27號前面這間房。
夜半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