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 中國軍人冒彈雨擊毀大橋

2016-08-15 21:27:23

  在戰場上,往往擊毀一個建築物能取得重大的突破,在越南戰爭期間,我國軍隊曾冒著彈雨擊毀大橋。那麼當時具體是什麼情況讓我國軍隊冒這個險?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瞭解下吧。  

  被俘的越軍回憶

  戰後,據被俘的越軍供稱,當我軍1輛坦克冒著彈雨硝煙,發瘋一樣沖向高平大橋,在超遠距離上,在劇烈顛頗的坦克裡,連連發炮擊中橋墩時,敵師長——有名的“中國通”黎猛中將驚得目瞪口呆,連聲說:“漢軍中有如此人物,真不亞於當年飛將軍李廣也!”

  20世紀90年代,中越兩國實現關系正常化。兩國陸地邊界得到有效劃定,為兩國關系的發展創造瞭良好條件。而1979年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卻沒有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東溪穿插戰就是其中一次非常經典的多兵種合成進攻戰例,堪稱現代化技術裝備條件下的解放軍傳統穿插戰術的嶄新運用。因此,在戰後很長時期內廣受關註,對中國軍隊多兵種合成進攻的理論發展也產生瞭一定的影響。

  197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侵略我邊境的越南軍隊發起反擊,以第41、42、43、54、55軍和50軍(欠第149師)組成的東線兵團,由許世友指揮,從廣西方向出擊。東線戰鬥第一步重點為高平地區的越第346師和諒山、同登地區的第3師。

  2月27日,43軍126師組成一支坦克、步兵、工兵等多兵種合成的特遣隊,分東西兩路執行向東溪穿插的任務。整個行動路線非常崎嶇,路窄坡陡、彎多路急,一般路寬不過3米,平時隻能通行牛車。東溪東北的靠松山海拔701米,山高林密、坡陡草深,是穿插路線亡最復雜的地形,梢不註意,穿插車輛很容易翻入四周的懸崖。

  經過詳細的偵察,我軍當面之敵為石安縣獨立營(4個步兵連)、1個公安連及部分武裝民兵,共1000餘人。越軍依靠險要地勢,建立瞭四道防線。在我軍必經之路上,設有地雷、反坦克陷阱等多種障礙物。

  27日清晨5時,我東路分隊秘密完成瞭戰鬥準備,6時,在強大的火炮掩護下,於6時55分左右通過佈局關,進入瞭預定出擊陣地。由於晨霧和硝煙,能見度不是很高,隊形有點散亂,但很快被克服。尖兵連指導員林夢珠率領108號坦克走在最前頭。

  路遇伏擊

  當前衛部隊進入班波地區以後,領先的108號坦克掉進瞭越軍預設的陷阱,林夢珠當機立斷,命令後面的坦克將108號車撞入陷坑,後續坦克壓著108號坦克的一側履帶、倚著山壁,通過陷坑繼續前進。

  由於一路沒有越軍攔截,部隊有所松懈。有的戰士甚至開始吃起東西,點著香煙聊天。上午8時30分,部隊在一個峭壁突遭越軍埋伏。由於部隊松懈並且坦克搭載步兵數量太多,步兵又沒有搭載經驗,為防掉落用被包帶將身體綁在坦克上,結果在越軍射擊時,很多戰士無法及時解開而中彈犧牲。

  越軍在狹長的地形下,首先擊毀廠領頭的坦克,接著最後的坦克也被擊中起火。營長座車由於有4根天線更加是越軍的首選目標,炮塔被掀翻,營長和全體乘員全部犧牲,整輛坦克掉入懸崖。

  在這個萬分危機的時刻,前衛副營長及時調整火力,轟擊山上越軍堅固陣地,尖刀連也在指導員林夢珠的指揮下,用機槍連續消滅瞭越軍4個火力點。一個身受重傷的步兵用手榴彈炸掉瞭擋住炮口的樹,坦克迅速開火擊毀瞭越軍反坦克炮。林夢珠指導員奮不顧身地指揮後繼坦克撞擊前面被擊毀的坦克,終於撞開瞭道路。

  爭奪靠松山

  上午8時35分,前衛營接近靠松山敵縣獨立營的主陣地,這時,離預定任務完成時間隻剩下1小時15分。許世友等軍區首長越級指揮這支關系戰役全局的穿插部隊,命令不惜一切代價,迅速攻占靠松山,按時到達東溪。

  由於搭載的步兵傷亡殆盡,尖刀連已經沒有步兵掩護瞭。在這樣的情況下,單獨的坦克分隊是非常危險的。尖刀連在連長的帶領下,利用晨霧未散,采用單號車向左,雙號車向右開火的戰術(炮轟山腰,高射機槍壓制越軍),山上的越軍顯然沒有想到我軍來的這樣快,很多還在帳篷中就被擊斃。我軍順利攻上靠松山。前衛營利用尖刀連的戰果迅速跟上,突破靠松山,並向東溪迅速推進。此戰異常漂亮,我軍無一傷亡。

  9時50分,我尖刀連率先進入瞭東溪,比預定時間早瞭5分鐘。林夢珠指導員率隊沖在第一個,而東溪之敵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中國坦克從天而降。尖兵連接近東溪時,越民們還以為是越軍的坦克,招手致意。省城高平至東溪的公共汽車也照常運行。直到坦克沖進鎮裡,一陣猛打後,東溪守敵才驚慌失措,四散奔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