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原因

2016-08-15 21:29:47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在19世紀末也就是中國的晚清時期,當時,帝國主義國傢掀起瞭瓜分中國的狂潮,自八國聯軍侵華開始,八國聯軍在北京公開大肆搶劫,清宮無數文物珍寶被洗擄一空,其中就有以圓明園為主,且,大批群眾慘遭殺戮。雪上加霜的是,八國聯軍侵華後,最終的結果是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十一國簽訂《辛醜條約》, 賠款最多,簽訂國傢最多,並喪失多項主權。

  這一段歷史是中國人引以為戒的恥辱史,但是,親們知不知道為何八國聯軍會侵華?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是什麼?帶上問題,請跟小編一起走進那段歷史看看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是什麼吧。

  為何八國聯軍會侵華?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強便開始對中國這塊肥肉垂涎三尺。19世紀末,西方列強掀起瞭瓜分中國的熱潮。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的鬥爭日益高漲。與此同時隨著戰爭賠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負,終於引起瞭義和團運動,清政府內憂外患,無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強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圖吞霸中國。

  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是什麼?

  而且,在當時也就是1898年,光緒帝任用康有為、梁啟超等推行變法維新,因與保守派對立而失敗。慈禧鎮壓維新運動,軟禁光緒帝於中南海瀛臺。各國同情維新派,協助康有為、梁啟超逃離中國,而慈禧欲廢黜光緒帝,但因遭各國反對而不敢付諸行動,令她懷恨在心。加上列強企圖瓜分中國,紛紛租借港灣和劃分勢力范圍也增長瞭慈禧的仇外情緒。

  再加上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當時,慈禧信任閉塞愚昧的守舊大臣,竟聽信毓賢之言,相信團民能“刀槍不入”、“槍炮不傷”,慫恿慈禧借助義和團排外。慈禧太後派軍機大臣剛毅往涿州視察,但剛毅竟向慈禧奏稱“天降義和團,以滅洋人”。因此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為口號,進入北京城內勤皇。

  團民則沿途到處殺害洋人、教徒,燒教堂、拆電線、毀鐵路,攻進天津租界。各國公使要求清廷取締義和團,但未獲回應。

  而這場戰爭起因: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侵略中國,實現稱霸世界的夢想。

  八國聯軍之後,對當時的整個中國可以說是造成非常重大的影響,戰爭也引起瞭列強在華勢力的變化,在戰爭中,俄國出兵侵占中國東北全境,一定程度上導致瞭日俄兩國為爭奪中國東北及朝鮮利益上矛盾的激化升級,這也為日後的日俄戰爭埋下瞭伏筆。對遠東局勢來說,1900年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加劇瞭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的爭奪,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明顯地反映瞭列強在侵華問題上既相互勾結又相互爭鬥的本質可以說是為日後日俄的戰爭埋下的伏筆。

  以上就是中國的小編在針對關於為何八國聯軍會侵華?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是什麼?等問題作出的相關解說,如您想要瞭解得更多關於八國聯軍侵華等方面的信息,敬請關註中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