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29:08
20世紀70年代,我國發起越南戰爭,這是我國的反擊站,也恢復瞭南疆邊境的安寧,同時也將邊境爭議區收回,獲得瞭一個滿意的陸上邊界。同時通過後來的兩山輪戰和對戰爭經驗的總結,鍛煉瞭中國軍隊也為未來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指引瞭方向。那麼下面中國談談關於這次越南戰爭的事跡。
戰爭背景
越南,是中國南方的鄰國。歷史上,隨著秦始皇統一中國設置交趾郡,越南這片土地就和中國結下瞭不解之緣。在歷史上,越南地區一直作為中國的郡縣歸屬在中國行政區劃中。隨著五代十國末年越南丁朝從中國南漢獨立,以及宋朝收復安南失敗後,越南正式成為被中國政府承認的獨立藩屬國。
近代以來,越南淪為法國殖民者的殖民地,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兩國命運相關,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國,唇齒相依情同手足。越共老一批革命者都有在中國戰鬥的經歷,中越兩國共產黨在各自的民族獨立解放鬥爭中結下瞭深厚的戰鬥友誼。越南領袖胡志明主席曾在廣東參加過中國的大革命。1951年印度支那共產黨召開二大改名為越南勞動黨時,將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思想寫入黨章。而兩軍歷史上更產生瞭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和越南人民軍雙料少將洪水(阮山)。
在越南抗法鬥爭中,剛建國的新中國派出瞭軍事顧問團指導越軍對法作戰,取得瞭奠邊府戰役的勝利。越南戰爭爆發後,中國又無私地發起瞭抗美援越運動,派遣防空部隊和工程部隊進入越南,作戰三年,擊落擊傷三千餘架美機,犧牲千餘人,還源源不斷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資。在越南抗美抗法救國的三十年間,中國約提供給越南折合二百億美元的援助,大力支持瞭越南的解放鬥爭。然而,隨著中國與美國恢復外交接觸,中越兩國的關系則開始變得嚴峻瞭。
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傢,蘇聯老大哥一直是中越兩國所仰仗的對象。而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間,中國則也是越南仰仗的對象。隨著中蘇交惡,越南在對華對蘇關系上逐漸開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觸也讓尚未結束抗美鬥爭的越南感到不安。對於奉行實用主義的越南,在國傢尚未統一之時,和中國、蘇聯的關系面子上都要維持。1975年越南統一,越南開始決定與蘇聯發展更為親密的外交關系--因為蘇聯比中國強大。越南黨中央親華派如長征、武元甲逐漸靠邊站,不再重用,黨章裡的毛澤東思想也被取消。在國內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到界碑,蠶食邊境,制造瞭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
在東南亞,越南則走上瞭擴張的道路,打敗美國,並有蘇聯支持,裝備有蘇式美式裝備的越南開始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越南共產黨的前身就是印度支那共產黨,在1951年印支共產黨二大上,越南、老撾和柬埔寨三國分別建立共產黨。但是這時,越南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聯邦”,一統三國。在老撾革命成功,政府親越的情況下,1978年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向柬埔寨發動瞭入侵,並迅速占領瞭整個柬埔寨。
對中國來說,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在南方侵略中國盟友柬埔寨,這是赤裸裸的地區霸權主義,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嚴重威脅。此時的中國,主要壓力還是在東南臺海一線和北方中蘇邊境。對越南越來越反華的背信棄義的行徑,廣大邊民和邊防部隊氣憤不已。為瞭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鬥爭,使越南陷入兩線作戰的環境,並且為瞭維護邊界安全。中央軍委於1978年12月7日召開會議,並於8日下達瞭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以昆明軍區和廣州軍區部隊組成雲南邊防部隊和廣西邊防部隊,消滅邊境的入侵越軍,並攻克一連串越南北部城鎮,消滅越軍在北方的有生力量並進行基礎設施破壞,隨後回國。
這場戰爭在中國被稱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在越南被稱作1979年北部邊境戰爭,也被稱作中越戰爭或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
戰前準備
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以來,兩國都感到瞭壓力。越南一面讓出金蘭灣換取蘇聯支持,一面加緊占領整個柬埔寨。而中國則開始瞭頻繁的調動。
由於國內剛剛結束十年動亂,而且軍隊自1962年以來已經十多年沒有打過大仗瞭(僅有1974年海軍收復西沙群島),中央軍委決定以多擊少,用牛刀殺雞。鄧小平任命東線廣西邊防部隊總指揮為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調曾經在越南抗法戰爭中作為中國軍事顧問援越的武漢軍區司令員楊得志上將任昆明軍區司令員,擔任西線雲南邊防部隊總指揮。東線集團以第41、42、43、54、55軍及欠149師的第50軍組成,西線集團則以第11、13、14軍和50軍149師組成。裝甲兵、炮兵、工程兵部隊被最大限度配屬給各軍,廣西、雲南部隊也配屬進作戰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