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五大主力是哪五大 國軍五大主力有哪些事跡

2016-08-15 21:28:14

  歷史終將是由勝利者書寫,失敗者終將被歷史的流沙所掩埋,就像《長門賦》一樣,隻聞新人笑不聞舊人哭,人都是向前看的,但是暮然回首,你是否會想起幾十年前的抗日時期,有著許多令人振奮的著名部隊、人物、戰績被人遺忘,如,抗日時期的國軍五大主力軍,這五支曾戰功赫赫裝備精良的部隊,且,由於種種原因,人們對這五支部隊要麼不甚熟悉,要麼一知半解,現在,小編將在這裡挨個的逐次為您介紹屬於他們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國軍五大主力是哪五大?

  “國軍五大主力”是指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革命軍內作戰力最為堅強,裝備最為精良的五支部隊,而這五支部隊分別為: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整編第七十四師,第十八軍。五大主力的稱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軍事整編會議”上被提出,各軍基本上全為美式裝備部隊。

  那麼,國軍五大主力軍有哪些事跡呢?

  首先要介紹的是國軍五大主力軍之首,第74師

  第七74師也叫第74軍,這部隊是抗日中參與著名戰役很多,戰功最多。這支部隊曾被稱為國民革命軍第74軍是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的“禦林軍”。

  在濟南戰役中,第74軍死守商埠

  1948年9月,濟南戰役打響,以王耀武為首飛赴南京求援,蔣介石命令7 4師空運濟南。但一天後解放軍就以炮火封鎖瞭飛機場,僅空運瞭7個連,這7個連後來被王耀武派往商埠,擔任第2綏靖區司令部的守衛。9月20日,解放軍猛攻商埠,22日開始攻擊 第2綏靖區司令部,74師憑借司令部堅固的鋼筋水泥大樓和四周明碉暗堡組成的工事,堅持抵抗。

  此時的戰鬥相當激烈,被譽為濟南戰役中的“絞肉機”,解放軍集中炮火猛轟,整幢大樓被炸得千創百孔,滿目瘡痍,幾乎被炸成個軀殼架子,但74師的這7個連仍然拼死抵抗,子彈和手榴彈不斷從窗口和彈孔裡飛出,即便在解放軍攻入樓內後仍與解放軍逐樓、逐屋、逐層爭奪,力戰不降,解放軍稱之為“打死不繳槍”,這7個連即使在軍官大半死傷的情況下,士兵也極少投降,秉承瞭老74軍的頑強戰鬥意志,最後全部戰死。

  八年抗戰中,74軍幾乎參加瞭所有正面戰場上的重大戰役,是100多個軍中參戰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軍,並屢建功勛,獲陸軍最高榮譽“飛虎旗”。第74軍在抗日戰爭初期成立,參與戰鬥最多,戰績最好。在抗日戰爭中打贏瞭多場戰役,戰功最大,號稱五大主力之首,抗戰鐵軍。第二任軍長王耀武才幹過人,在山東長期流傳著“山東三李(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皆黃埔一期學員)不如一王”的說法。

  而且,這支部隊的人才也非常的多,如:飛虎將軍”王耀武、“虎威將軍”施中城、“悍將”張靈甫、“山地一隻虎”周志道、“謀士”邱維達。

  作為國軍五大主力之首又怎麼會沒有戰功呢,這支部隊的主要戰績是上高會戰、常德會戰、雪峰山會戰,在抗日戰爭戰攻最多最大。

  但是,第75軍的結局卻並不怎麼好,在47年孟良谷戰役被消滅,重組後48年淮海戰役再次被消滅。

  其次,是新1軍,這個外號“天下第一軍”

  兒這支部隊是抗戰中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以鄭洞國、孫立人等人為代表。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1軍是中國駐印軍主力“天下第一軍”。新1軍的前身為新38師。該師的底子就是財神爺宋子文大名鼎鼎的財政部稅警總團改編而來。

  1941年底隨66軍進入緬甸作戰,仁安羌一戰中,孫將軍僅率領一個113團前往解圍,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瞭7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勛章,由此聲名大振,甚至被媒體稱為“東方隆美爾”,同時113團也傷亡過半。隨後由於遠征軍指揮混亂,孫立人未隨大部隊北撤,而是完整撤退到印度。過境時英國軍隊竟要求新38 師解除武裝,以“難民”身份入境!孫將軍當即回絕,下令加強警戒、準備戰鬥,後來英軍參觀瞭新38師營地,軍裝雖破卻幹凈齊整,槍械雖差但擦得鋥亮,還帶來2門迫擊炮4挺重機槍。與那些連褲子都扔在逃跑路上的英軍絕對天壤之別。英國人一下被折服瞭,第二天就奏樂鳴炮歡迎。大快人心!

  當時東北流傳著“隻要不打新一軍,不怕中央百萬軍”就是見識到其超強的戰鬥力後 ,很長一段時期由於恐懼而講出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