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 少將張學良解釋為何逼蔣抗日

2016-08-15 21:27:37

  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起抗日收復東北。這是什麼原因讓張學良要求蔣介石對抗日軍呢?源於紅軍放回張學良得意門徒高福源,希望他能宣傳抗日主張說服張學良和紅軍聯合抗日。那麼張學良為何信任紅軍?下面中國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逼蔣抗日”:與張學良形成共識

  1936年1月初,高福源離開瓦窯堡回到洛川後,向張學良面報瞭他這幾個月在蘇區聽到的、見到的情況和紅軍抗日救國主張。他們談瞭一個整夜。最後, 張學良痛快地說:“你談得很好,我基本上同意你的意見。你休息一兩天就趕快回去,請紅軍方面派一位正式代表來,我們正式商談一下。”16日,高福源回到瓦 窯堡,要求紅軍派代表去談判。中共中央隨即決定派李克農去洛川同張學良談判。20日,李克農同張學良進行瞭3小時商談。張表示願為成立國防政府奔走。

  2月初,中共中央再次派李克農前往談判。李克農臨行前,周恩來找他佈置去洛川的任務,叮囑道:“這次談判成功的可能性大,不成功的可能性小。但有一定的危險,你們要有思想準備。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你們無論如何不能談崩,一定要談好。”

  紅軍的東征,按原計劃在2月20日由毛澤東率領進入山西。25日,李克農到洛川,先同東北軍第六十七軍軍長王以哲談判,達成5項局部性的口頭協定。 3月4日,張學良到洛川。他穿的是一身中式便裝,鼻梁上架瞭一副墨鏡,手拄文明棍。李克農一見他這身打扮,不禁笑瞭起來:“張將軍你這是解甲從商?”

  “我是來做大買賣的。”張學良順茬開起玩笑。李克農笑著反問:“是零售還是整銷?”張學良高聲笑道:“當然是整銷!”兩人朗聲大笑。

  在同李克農會談時,張學良坦率地說瞭自己的看法:“現在中國的國傢力量幾乎全部掌握在蔣介石手裡,同時蔣介石也有抗日的可能,因此要抗日必須聯蔣。”最後,雙方商議由中共方面再派出全權代表,最好是毛澤東或周恩來,到膚施(即延安)同張學良面談。

  會談結束後,李克農向中共中央報告,並請示行動。 當天得到中央復電,同意談判結果。不久,中共中央決定以周恩來為全權代表,去膚施同張學良談判。同時,決定派劉鼎作為黨代表常駐西安。劉鼎到達西安後,與 張學良開誠佈公地就有關方面進行瞭交談。

  這時,另一個好消息傳來。中共中央北方局王世英在西安同楊虎城密談後,來向中央報告。楊虎城是陜西地方實力派的首領,擔任著十七路軍總指揮和西安綏靖主任。他有抗日的要求,也有一定的進步思想,過去同共產黨和一些黨員有過友好關系。

  一切都準備停當,周恩來臨出發前,中共中央以毛澤東和彭德懷的名義致電張學良和王以哲軍長,通知我方代表行期,接洽地點和會談內容,電文主要內容 是:甲,敝方代表周恩來和李克農於8日赴膚施,與張先生會商救國大計,定7日由瓦窯堡起程,8日下午6時前到達膚施城東20裡之川口,以待張先生派人到川 口引導入城,關於入城以後之安全,請張先生妥為佈置。乙,雙方商談之問題,敝方擬為:一、停止一切內戰,全國軍隊不分紅、白,一致抗日救國問題;二、全國 紅軍集中河北,抵禦日帝邁進問題;三、組織國防政府、抗日聯軍的具體步驟及政綱問題:四、聯合蘇聯及選派代表赴莫斯科問題;五、貴我雙方訂立互不侵犯及經 濟通商初步協定問題。丙,張先生有何提議,祈告為盼。

  電文發出,當夜就收到瞭張學良的回電,同意所列的條款和內容,會談地點定在膚施清涼山下橋兒溝天主教堂裡。

  4月7日清晨,天下著大雪,周恩來和李克農帶著電臺、警衛部隊從瓦窯堡出發。途中要經過蟠龍鎮和拐莫,約有兩天路程,周恩來隻帶20多個騎兵警衛,這一帶蔣介石的暗探密佈,大傢都為周恩來的安全擔心。

  周恩來一行曉行夜宿,8日下午到達膚施城郊東北的川口村裡。周恩來讓跟隨的電臺與張學良聯系,不巧電臺發生瞭故障,一時聯絡不上,直到第二天上午, 張學良才得到瞭周恩來到達川口的消息。這時張學良正在洛川,他一面急電駐守膚施的一二九師師長周福成準備盛情接待,一面親自駕機帶領王以哲和衛隊長孫銘九 等人飛往膚施。

  黃昏時分,周恩來、李克農由高福源引路進入膚施,走向談判地點。周恩來剛走到天主教堂門口,張學良就迎上來,緊握住周恩來的手不放,激動地說:“周先生,雖然我們沒有見過面,但我早就認識你瞭!”周恩來一手拍瞭拍張學良的肩膀:“我也算早就認識你瞭!我早年曾是在東北度過,跟少帥也算是半個老鄉瞭!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