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28:14
1942年底,5軍回國新22師留印,當時隸屬於新1軍,軍長鄭洞國,換裝美式裝備,在蘭姆伽整軍經武,刻苦訓練,經過一年的整訓,練就瞭叢林戰的過硬本領,自此掀開瞭新 22師—新6軍最輝煌的一頁。
在44年由新一軍分出。是新一軍的姐妹軍,五大主力成軍最晚。在解放戰爭中是東北國軍頭號王牌。進東北後所向無敵,數次以一個團大敗東野一個軍,基本說明戰爭初期新22師一個團可以頂東野一個軍,差距非常驚人。解放軍後期口號“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軍”。
而這支部隊也同前面所說的三支一樣,戰功赫赫,主要戰績是安東戰役、威遠堡進攻戰
同第74軍一樣,這支部隊也是在1948年的遼沈戰役被消滅的。
最後,是第18軍這支部隊外號:“童子軍”、“超級軍”、“土木系核心”
這支部隊最大的看點就是這事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是蔣介石第二最寵愛部隊,在解放戰爭中表現最好,是共軍最不受歡迎的部隊之一。
第18軍事國民黨第二號人物陳誠的起傢部門。陳誠系統的精英幾乎都從18軍和11師出來。青年人才最多。陳誠軍事集團別稱“土木系”中的“土”字即代表著18軍骨幹部隊11師,“木“則代表 18軍。 18軍是五大主力中建軍最早、歷史最長,在軍閥混戰、抗日作戰、國共內戰中屢立戰功,為蔣介石與陳誠所心愛之嫡系部隊,其骨幹皆為黃埔軍校畢業生。
18軍是五大主力中建軍最早、歷史最長,在軍閥混戰、抗日作戰、國共內戰中屢立戰功,為蔣介石與陳誠所心愛之嫡系部隊,其骨幹皆為黃埔軍校畢業生,與敵作戰時又都能以身作則,堪稱主力王牌。
抗戰最有名的戰績為淞滬羅店拉鋸戰,當時18軍力敵松井石根指揮的第3師團歷時近一個月,日軍為爭奪這個彈丸之地,戰死的就有幾千,整個羅店血流成河,被日軍稱為“血肉磨坊”。
1946年5月,18軍整編為11師,師長胡璉。在解放戰爭中,他率領的整編第11師一直充當著救火隊的任務,哪裡有難便被投入哪個戰場,取得瞭輝煌戰績:
1946 年10月章逢集大戰,中野主力近6萬人(3、6、7縱),三個縱隊圍攻整11師32團一個團五天五夜,最後打成平手,中野傷亡四五千人,11師32團傷亡 2700餘人,當時32團本不想撤退,因一營營長牛鎮江擅自帶兩個連突圍撤走,才不得不帶餘部撤走,戰鬥連頭帶尾總共5天。32團一個團能夠面對十倍以上解放軍人海般猛攻,奮戰5天,堅守章縫集3天3夜,重創對手,最後安然撤退,保存瞭500多人的骨幹,在古今中外歷史上都屬罕見。中野忙活瞭一大頓,不但沒有戰果,反而受到重大挫折,全軍不得不後撤100餘裡休整,丟掉瞭魯西南所有根據地,損失重大。
山東南麻戰役,華野集中五個縱隊,其中一個打援,四個縱隊外加魯中軍區三個團猛攻南麻5天5夜,僅殲11師一個團,而解放軍自身傷亡達1萬餘人。
1947 年9月曹縣戰鬥,整11師孤軍突出到土山集、大義集一帶,華野急於報南麻一箭之仇,調動5個絕對主力縱隊:華野1、3、4、8、10縱,中野11縱,設下口袋陣,嚴密包圍,11師師長胡璉嗅覺敏銳,馬上停止前進,進駐兩個村莊挖掘工事固守。解放軍還是老戰術,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以3、8兩縱猛攻土山集守軍18旅,4縱阻擊大義集增援。18旅堅定守住土山集,經過3天激戰,重創3、8兩縱,同時大義集的11旅及時出擊,痛扁4縱一頓,打垮4縱堅強阻擊,猛烈從後攻擊3縱後方,華野見勢不好,迅速撤退。解放軍傷亡4413人,11師傷亡3000多。
進入大別山之後,18軍這隻猛虎更是威風凜凜,中野不但是高度警惕,幾乎是輕易不敢接戰,如: 中野1縱絕對主力20旅於1948年1月在包信集與整11師遭遇,損失很大,其中一個主力營,4百餘人被成建制消滅; 中野2縱也好不到哪裡,在大別山裡不停地躲避11師,基本上是一個11師追著打,追著包圍的過程。
中野6縱雖然整天躲躲藏藏,但在1948年1月16日,在王傢店宿營的中野6縱18旅還是被逮瞭個正著,旅長肖永銀一聽整11師來瞭,丟掉旅直屬隊,使300餘人全部被俘虜,總算保全瞭18旅。王傢店成為永遠抹不去的痛。 一直到18軍淮海戰場被殲之前,解放軍數次企圖殲滅18軍的計劃都沒有成功,在此之前可以說18軍對中野、華野基本保持瞭非勝即平的長勝戰績,雖說1946年底宿遷整69師被殲一仗不太光彩,但至少自己也沒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