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29:55
抗美援朝戰爭,單是聽名字就知道是與哪些個國傢的戰爭瞭,朝鮮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邦國,而中國自古以來就一直是以天朝上國自居的,而事實也正是如此,不說秦漢,也不說隋唐,就說說元朝好瞭,在元朝時期,中國的領土在忽必烈的帶領之下一直打到瞭沙俄地區也就是現在的俄羅斯,可惜,在經過清王朝的閉關鎖國之後,中國在列強的炮火下淪為半殖民地,自此,中國陷入瞭長達百年的戰火之中。
新中國解放後,抗美援朝戰爭也隨即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一年開始打響,在當時,美國經過瞭兩次世界大戰之下成為瞭世界幾大強國之一,美國的幹預之下朝鮮和韓國、蘇聯、中國等多個國傢不同程度地都卷入瞭這場戰爭。而說到抗美援朝戰爭小編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瞭,此人是在抗美援朝戰爭親率部隊痛擊美軍騎兵第一師,那麼,此人是誰呢?一起來看,汪洋,痛擊美軍騎兵第一師的開國元勛。
汪洋,抗美援朝戰爭中痛擊美軍騎兵第一師的開國元勛
汪洋,出生在陜西省橫山縣一個農民傢庭,1937年人陜北公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任副排長、宣傳幹事、參謀、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師參謀長、師長;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任師長、軍參謀長;後任副軍長、軍長、沈陽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第七機械工業部部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汪洋任志願軍第三十九軍第一一六師師長。他率部在雲山戰鬥中痛擊美軍騎兵第一師。
第三十九軍第一一六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
攻打錦州前,韓先楚命令配屬的第五師以一部兵力殲滅城西配水池外圍之敵。該師參謀長汪洋看瞭地形後,覺得城西是國民黨軍的防禦重點,工事林立,如果從這裡突破,傷亡定會很大。他建議將突破口改在城西南角方向的一個小山崗,同時挖一條長1公裡的交通壕,用來運兵和屯兵,部隊接近到離城墻200多米時,可抵近攻擊。此意見後被韓先楚采納。攻城開始後,第五師果然迅速突破城垣。戰後,汪洋總結瞭近迫作業的六條經驗,林彪立即發報給攻錦各縱各師予以推廣。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汪洋任志願軍第三十九軍第一一六師師長。他率部在雲山戰鬥中痛擊美軍騎兵第一師。該師又稱美軍“開國元勛師”,是華盛頓創建的精銳部隊,歷史上從無敗績,所以有此美稱,而且士兵的臂章上有一個馬頭符號。
雲山戰鬥時,汪洋用高倍炮對鏡觀察,發現敵陣地上兵力與車輛移動頻繁。原來是美軍騎兵第一師第八團與南朝鮮軍第一師正在換防。汪洋當機立斷,從三個方向對敵人發起攻擊,終於突破騎一師的防線。合圍戰鬥十分殘酷,騎一師利用飛機、坦克和火炮的支援拼死抵抗。凌晨2時,汪洋將第二梯隊投入戰鬥。全師又從三個方向先後攻入雲山市內,與美軍展開瞭短兵相接的肉搏戰。美國兵從未見過如此神速的猛撲,更不適應近距離的白刃戰,漸漸亂瞭陣腳。戰鬥在一個半小時後勝利結束。戰場上到處都是佩戴“馬頭”臂章的美軍屍體和坦克、大炮、汽車、給養。雲山一仗,汪洋一戰成名。
戰後,汪洋將軍還收繳瞭美軍的飛機、汽車、坦克和火炮,隻是很可惜,未能及時轉移。天亮後,美軍用飛機輪番炸毀,十分可惜。以上是中國的小編對哪位開國元勛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率部痛擊美軍以提中作出的相關解說,而此次戰爭的勝利得多虧瞭汪洋將軍首次提出有別於我軍傳統戰法的新打法,好瞭,如您還想要瞭解更多與此相關或者是與汪洋將軍息息相關的事跡,敬請關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