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沈戰役:四千血肉之軀勇堵黑山

2016-08-15 21:34:50

  死亡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死去的黑山百姓與東北野戰軍 官兵葬在瞭一起。

  天又黑瞭。

  二十五日一整天的戰鬥,還是沒能突破黑山、大虎山走廊,廖耀湘感到瞭問題的嚴重性:首先,向營口撤退的路在大虎山以南已被完全截斷。

  為整個兵團開路的第四十九軍先頭部隊被不明番號的中共大部隊包圍,軍長鄭庭笈直到黃昏時才報告這一可怕的消息。雖然有新編二十二師浴血奮戰的掩護,第四十九軍不但沒有向前突擊開路,反而就此擅自停留在瞭大虎山四周。

  更嚴重的是,那個鄭軍長竟然直接向沈陽的衛立煌 請示行動方向,而衛立煌竟然讓第四十九軍的兩個師、新六軍的新編二十二師和新三軍的十四師不再執行向營口撤退的預定計劃,改道直接向沈陽撤退。其次,經黑山去沈陽的路也被截斷瞭。新三軍的一個師受到共軍的襲擊,該師在後退的時候,不是立即控制公路要點等待新一軍的跟進,而是一路狂逃,結果同樣被不明番號的共軍大部隊包圍——所有的跡象都表明,林彪的大部隊已經向黑山方向滲透過來。

  假如向營口和沈陽撤退的路都已被截斷,那麼整個兵團該往哪裡去?

  廖耀湘顧不得多考慮,決心按照自己的預定計劃,不顧一切地往營口方向突擊。他命令新一軍、第七十一軍和新六軍在黃昏前停止對黑山的攻擊,由新六軍一六九師和二0七師三旅掩護,兵團主力向胡傢窩棚撤退,第七十一軍今晚接替一六九師和二0七師的陣地,掩護全兵團後撤。各軍軍長都表示接受這個命令,隻有第七十一軍軍長說他們在黑山打瞭三天,部隊傷亡巨大,官兵十分疲憊,今晚不能行動,請求明天拂曉後再接防,因為夜間交接陣地輕易受到共軍的偷襲。不知為什麼,廖耀湘居然答應瞭——幾個小時之後,廖耀湘才發現,他的部隊被阻擊在黑山、大虎山整整三天,第七十一軍又加上瞭這個不識時務的請求,他的人生和他的整個兵團恰恰因此被徹底斷送瞭。

  二十六日凌晨三點,已經打得筋疲力盡的十縱接到瞭東北野戰軍司令部的電報:“北上主力已到達,敵已總潰退。望協同一、二、三縱隊從黑山正面投入追擊。”

  十縱官兵用血肉之軀堵在黑山,硬是沒讓廖耀湘的五個軍闖過去,四千一百四十四名官兵為此付出瞭生命。

  戰後,黑山百姓在黑山城北修建瞭烈士陵園,陵園中聳立著一座十米多高的紀念碑,東北野戰軍政治委員羅榮桓 的題詞是: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六日,明晃晃的太陽被包裹在冷冽的晨霧中,東北國民黨軍最黯淡無光的日子來臨瞭。

  以上是中國的小編在針對關於遼沈戰役:四千血肉之軀勇堵黑山做出的相關解說,如您想要瞭解得更多有關於國共兩黨戰役方面的消息,敬請關註中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