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公元 前718年長葛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2016-08-15 21:48:05

長葛之戰是春秋時期的戰爭,其時間約發生於公元前718年,交戰雙方是周天子與鄭莊公,此戰打掉瞭周天子“受命於天、輔有四方”的牌子。從此,諸侯越來越不將周天子放在眼裡。那麼,長葛之戰是怎麼發生的呢?揭秘公元前718年長葛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長葛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天子戰車完成編隊,從洛陽隆隆啟程。衛、陳、蔡三國也從河南地區各起本國主力,到指定地點約齊,將戰爭瞄向威脅中原大地安全格局的、飽經風霜的鄭莊公。鄭莊公三軍傾巢而出,以攻代防,催動兵馬出駐新鄭市南的長葛地區,和周天子聯軍對峙。中原大地上中央軍與地方軍的對抗戰,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瞭。
周軍的作戰指揮人員有:統帥周桓王指揮中軍,居中;將領虢公林父(卿士)指揮右軍。附屬蔡、衛勤王部隊;周公黑肩(卿士)指揮左軍,附屬陳國勤王軍;兵車約400輛。
鄭國作戰序列:統帥鄭莊公寤生(名字不太雅);將領祭足(正卿)統領左軍;原繁(大夫)統領中軍;公子元(大夫)居中軍;高渠彌(大夫)居中軍;祝聃(大夫)居中軍;曼伯(大夫)統領右軍;兵車約300輛。
鄭莊公為瞭規避周天子的左、中、右三軍稱號,將自己三軍稱作“左踞,右踞,中踞”這種三軍依次決戰,己方的左軍對敵方的右軍,己方的右軍對敵方的左軍,最後是中軍對中軍,鳴鼓而擊之,合計較量三次。
鄭莊公勝瞭第一場,展開第二回合接戰,以左踞沖擊政府軍右軍(附屬有蔡、衛兵)。右軍統帥虢公林父不負周桓王倚重,奮勇力戰,穩住陣腳,將業已插入己方陣地的鄭軍像拔釘子一樣,拔瞭出來。鄭軍被逼退回。雙方各自一勝一負,戰局逼平。
鄭莊公揮動三軍全線猛烈出擊,分別由左右兩翼實施向心合圍,集中力量壓擊周桓王中軍,規模宏大,場面壯觀。周桓王已失去右軍,隻得以左軍、中軍沉著應戰,幾次化險為夷。鄭國大夫祝聃從遠處持箭瞄準周桓王,箭中右肩。天子中箭,政府軍旌旗波動,隻好邊打邊退。
長葛之戰,正式宣佈瞭周桓王“外幹中間也幹”的事實,打掉瞭周天子“受命於天、輔有四方”的牌子。從此,周天子成為縮頭烏龜,諸侯越來越不將周天子放在眼裡。諸侯之間排座次、爭老大的春秋時代兩百年紛爭,開始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