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攻戎之戰中的戎指的是西戎,周宣王攻戎之戰其時間約發生於公元前822年,同時也是周宣王5年,那麼,周宣王攻戎之戰是怎麼發生的呢?揭公元前822年周宣王攻戎之戰的始末。
西戎是商朝和周朝對西方各民族的總稱。包括戎人、氐人和羌人。在商朝和周朝的文獻記載中,常見“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的邊疆民族劃分法,西戎則是古代華夏人對西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即以戎作為對西方所有非華夏各族的泛稱。
西戎是對中國古代西部部族的統稱,長期威脅西周王朝的西部邊境。周宣王在位時,多次命諸侯征討西戎。前824年(周宣王四年),周宣王任命秦仲為大夫,命其帶兵征討西戎。
公元前822年(周宣王六年),秦仲戰敗身亡,周宣王召見秦仲之子秦莊公兄弟五人,給他們七千兵卒,命令其討伐西戎。
此戰以秦莊公擊敗西戎告終,戰後周宣王封秦莊公為西垂(今甘肅一帶)大夫,加封大駱犬丘(甘肅禮縣一帶)的土地。
據記載,周宣王四年,使秦仲伐戎,失敗被殺,宣王召秦仲之五子,予兵7000破戎,西戎稍卻,秦遷居犬丘,周封秦仲之長子為西垂大夫,即秦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