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滅虢之戰是發生在東周初年周平王時期的戰爭,其時間約發生與公元前767年,是鄭武公舉兵殲滅虢國的戰爭。那麼,鄭武公為什麼要舉兵殲滅虢國?鄭滅虢之戰是怎麼發生的?揭公元前767年鄭滅虢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鄭武公(?―公元前744年),姬姓,鄭氏,名掘突,鄭桓公之子,春秋時期鄭國第二任國君,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44年在位。
虢國,中國西周初期的重要諸侯封國,前後有四個虢國,因位置不同為別被加以東西南北相區別,其國君均為姬姓,周武王滅商後,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別被封為虢國國君,虢叔封東虢(今河南滎陽縣西汜水鎮)。虢仲封西虢(今陜西寶雞市東)。
鄭滅虢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周幽王被殺後,與秦、晉、衛三國聯軍擊退犬戎,受封卿士。不久護送周平王遷都雒邑,受賞大片土地。後以離間計滅亡鄶國,趁周天子巡視虢國防務時滅亡虢國,嫁女並殺死主張進攻胡國的大臣關其思,襲滅麻痹的胡國,使鄭國逐漸強盛,為鄭莊公小霸奠定基礎。
春秋周平王宜臼四年(公元前767年),鄭武公趁著周平王東遷不久,時局混亂之機,先後攻滅瞭鄶和東虢。東虢因國小勢弱被鄭國吞滅,西虢地處京畿之內,占據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也有一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其歷代國君經常在周王朝擔任重要職務。
周平王東遷洛陽時,虢國也隨周王室東遷,被改封於河南陜縣的上陽,即以上陽為都,其領地包括現在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陜縣、盧氐、靈寶,山西省平陸縣的下陽(在今平陸縣東南約75公裡處)以及陜西省的潼關(當時稱渭?)等地,是一個中型的諸侯國。因地處河南陜縣的虢都上陽與虢國在山西平陸的軍事重鎮下陽之間,隔河相望,因此有上、下陽之分。人們在稱謂上又有南虢、北虢之稱。實際上南虢和北虢是一個國傢,而且南虢、北虢與東西兩虢並不同時。
鄭武公殲滅虢國之後鄭武公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周平王就把虢地賞給他。其後,又以嫁女並殺死主張進攻胡國的大臣關其思,襲滅麻痹的胡國,使鄭國逐漸強盛,為鄭莊公小霸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