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啟攻河西之戰是夏王啟攻打河西(河西”當時稱“ 西河”今陜西以西,甘肅一帶)的戰爭,約發生於公元前21世紀,其交戰雙方為夏王朝與武觀,所有又稱為武觀之戰。那麼,夏啟攻河西之戰是怎麼發生的?揭秘公元前21世紀夏啟攻河西之戰的始末。
武觀,一作五觀。夏王啟的第五子。夏啟十五年,武觀叛亂。《墨子·非樂上》引《武觀》曰:“啟子淫溢康樂,野於飲食。將將,磬以方。湛濁於酒,渝食於野。萬舞翼翼,章聞於天,天用弗式。”
為什麼發生夏啟攻河西之戰?
對財富和權力的追逐,終於打破瞭氏族制度下自然發生的共同體權力,國傢出現瞭,但對財富和權力的追逐不僅沒有結束,而且愈演愈烈。姒啟用暴力手段結束“禪讓制”後,他的兒子們又發生瞭爭奪繼承權的骨肉相殘,這就是武觀之亂。
啟十一年,放季子武觀於西河。《楚語》曰:“啟有五觀”。韋註:“五觀,啟子,太康昆弟也”。
啟十五年,啟的兒子武觀在河西(河西”當時稱“ 西河”今陜西以西,甘肅一帶)發生叛亂,啟命彭伯壽率領軍隊前去攻打河西,武觀降伏(或被誅殺).第二年,帝啟去世。今之河南安陽,與觀地(觀在衛)相近。所謂“ 啟征西河”,疑即指啟誅五觀。
《帝王世紀》∶“(啟)三十五年,征河西。”(《禦覽》卷八二引,“河西”當即“ 西河”。)啟征西河必有史實。今本《紀年》:“(帝啟)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彭伯壽帥師征西河,武觀來歸。”其說當出於《逸周書.嘗麥》:“其在啟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國無正,用胥興作亂,遂兇厥國,皇天哀禹,賜以彭壽,思正夏略。”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雲:“五子,五觀也,亦曰武觀,啟子。”《呂氏春秋.音初》:“殷整甲徙宅西河。”古本《紀年》:“河□甲整即位,自囂遷於相。”(見後)是西河即相,今之河南安陽,與觀地(觀在衛)相近。所謂“ 啟征西河”,疑即指啟誅五觀。
關於西河之地望歷來說法不一,較多說法是在河水之東的晉南或河水之西的陜西韓城一帶,還有河南安陽附近的內黃說等。以在晉南河汾之間的可能性最大,關於夏文化的考古發現、研究成果也為晉南說提供較多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