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機傢》效用筆記

2016-08-15 22:51:21


投機者:具有長遠眼光的戰略傢
【●】投機者處 在投機手與投資者之間的某一點上,這一點不固定。
與投資者區別:對一切消息都感興趣
與小投機手的區別:隻看趨勢,即從A到B的直線;雖關註不同因素,但不受二手消息影響!
與金融巨頭的區別:隻是消極參與,不會引起交易所變動,隻想從變動中獲利!
投 機者所關註的因素:信貸政策、利息率、經濟擴張、國際形勢、貿易平衡、商業消息等!
分析完上面因素後做的事:設計一個理智的投資組合和戰略,根據每天發生的事件來調整!
警告:一位成 功的投機者在100次投機中會有51次賺錢,49次賺錢,他必須靠這一賺一賠的差額生存!
【●】對所謂經濟學傢的評價,看瞭就生氣,因中 國眾多經濟問題,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幫孫子太多瞭~
“國 民經濟學傢隻去計算,不去思考,不但統計是錯誤,而且還不知道統計後面隱藏著什麼。他們戴著眼罩生活,沒有考慮全球的思想,更糟的是,他們自以為是無所不 知的人。在大多數銀行和經紀人公司這種知識其實是用不上的。國民經濟學教授阿爾伯特·哈恩,他給後代留下4000萬美元,並對他的投機成功作瞭簡短真實的 描述:我從來就沒重視過我作為教授講授的那些傻東西!”——別太重視經濟學!

第三章:投機的項目的選擇(原文)
1.債券:【作者推薦】
案例: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買瞭沙皇時期的舊債券,贏利 6000%
當時的世界環境:1989開始(1991年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和裡根開瞭幾次峰會。
世界兩大勢力關系緩和,日益明顯。
(我 還查到,1989年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中蘇關系撥雲見日,但中國不屬於“大”勢力)
他的邏輯:
預感戈爾巴喬夫會向西方大國貸款
【●】 為什麼他會有這種預感?當時的歷史環境及俄當時的國內情況又是什麼樣子?
要貸款必須先整理好沙皇時期的債務(之前欠的)必定會長期償還
俄 原材料豐富(不差錢)總是準時還債,隻是資金缺少流動性
於是他大膽買入1822到1910年間被列寧廢除的沙皇時期債券,贏利 6000%......
【●】我看到簡單邏輯背後的勇氣與自信
2.外匯:【作者推薦很弱】風險增大,利潤空間大不 如前
法國“馬恩河戰役”(金融戰)的勝利
【原馬恩河戰役:1914一戰剛開始發生,總參謀部動員巴黎所有出租車往馬恩河送士兵。
意 義:成功的開端對戰爭進程有著決定性作用,貌似跟下面的內容沒什麼關系】
起因:1918一戰後,馬克狂跌,許多人借此投機賺瞭大錢。
1924 一些大投機傢在秘密商談:戰爭過去瞭法國雖贏瞭,但也流盡瞭血。
雖占有黃金,但經濟已經不行瞭,馬克和克朗的歷史會在法郎身上重演。
於是 打算賣空法郎,從中漁利,並有其他投機商和銀行加入進來。
人們3到6個內世界各地狂甩法郎,新聞界臥底散佈危機消息~
於是,法國政府不幹 瞭,委托拉紮德投資銀行(巴黎最大私人銀行),在所有市場上買下瞭出售的法郎~
接著紐約摩根銀行決定向法銀行提供1億美元貸款。這下先前的投機者 和被欺騙的P民們SB瞭~
【●】作者雖然沒提,但看過《貨幣戰爭》的朋友應該瞭解紐約摩根銀行的背景吧,這次他們和委托拉紮德投資銀行是最大的贏 傢。熟記案例,謹防上當~
【●】性質:一個零和博弈。必須得有人賠,才會有人賺到這分部分錢。
而股票的趨勢是長期上漲的(不服的去問巴菲 特)隻要不做空,或者傻呼呼的瞎賣,是不會賠錢的~
另外作者提到一點:每個分散瞭其風險的股票持有者都會賺錢!(見6)
3. 原料:【作者推薦弱】投機者的內戰,武功不高者慎入
【警告】打死不要信所謂“投資專傢”的鬼話,這些人隻能向你提供嫻熟的銷售技巧, 至於其他麼,呵呵,信瞭你就廢瞭~具體各種廢,詳見我的《你是個投資白癡麼?》一文。
4.有形資產:【作者不推薦】古董書 畫什麼的
【缺點】主要是行傢們吧→不舍得賣,賬本上已獲得瞭巨大利潤,卻永遠不會真正贏利。
投機者們吧→還不明白,一旦有天開悟明白瞭, 也不舍得賣瞭......
5.不動產:【作者晃推薦】房子地
【缺點】交易費用極大、流動性差(不能今天買明天就賣 吧)、
交易過程費時費力(買的得看個把月吧,賣的也得陪著看個把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