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MBA 的創業告白

2016-08-15 23:04:53


(4)對不同性格的人有較強的包容度。+15分
(5)曾獨立把一件別人看似不可能或難辦的事(無論多小)辦成辦好。+15分
(6)認真考慮過如何與一些不好相處的領導或同事如何相處,並付諸實施。+15分
(7)長年如一日的侍奉過一名老人。+10分
(8)擁有一批真心喜歡你敬佩你的朋友。+15分
(9) 曾誠心誠意地向別人道過歉。+5分
(10)不太受媒體的影響,比如一些流行的觀點等。+10分

不利創業的減分條件:

(1)在一個崗位幹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許多問題,覺得這個工作不值得幹不去。-20分
(2)對同事間分配的不平很憤怒,極大挫傷瞭工作情緒。-15分
(3)老板不把工資提到相應的幅度,就缺乏工作動力。-10分
(4)喜歡時尚,熱衷名牌,動心於廣告的魅力並成為它的犧牲者。-10分
(5)對自己最親近的人如父母、夫妻的一些缺點老是看著刺眼,遇到類似的問題時總會吵架。- 10分
(6)對自己的孩子、侄子等缺乏耐心。-5分
(7)對流行的“對自己好一點”、 “率性而為”等觀點非常認同。-10分
(8)從沒有某種長期的、比較鮮明的愛好。-10分

上述表格是隨意編的,不必當真。不過我倒相信大傢分數都不會低。不是因為我們學習瞭MBA課程,而是因為我們有過共同的從千軍萬馬中沖刺獨木橋的成功經歷,因為我們共同的不輕易服輸的自尊。

5.從今天開始,認真修練

我不是個對創業的鼓吹者,對沒有創業行為或創業沖動的人,我十分尊敬,並相信做一名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也十分不易,連我自己也考慮是否應回到打工生涯。但我想,無論我們處於什麼崗位,我們都應在人際關系方面下更大的功夫,甚至是比專業技能還要大的功夫。

還 記得王雪莉講過的 “成功的管理者”與“有效率的管理者”之間的不同嗎?那真是千真萬確。記得小時候聽評書 “三國”,我始終不能理解為何劉備才具平平,卻能坐擁為王,文如孔明武如趙雲都能為他賣命,難道隻因為他姓劉嗎?現在想來其實劉備最難,他的那種征服各種 人的能力也最珍貴,因此市值最高。

既然作為 MBA我們學瞭管理,我們首先就應在對人的研究上下工夫。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每天都爭取多認識一個人(不管他看起來與我們多麼不同),琢磨他,努力與他 交朋友,並不期望從他身上有任何回報而隻出於對人的興趣,那麼到我們四十歲時,我們的大腦裡就會存儲一千個活生生的人的模板庫,他們的性格、嗜好、遺傳特 點、背景、職業、觀點、心理特征、優弱點都栩栩如生,而你也能大致瞭解與各類人相處的基本規則,學會瞭做人,那麼你做任何一個行業的管理都能勝任。

以上是我對創業經歷的真心告白,肯定有偏激之處,但絕無說教之嫌,感謝你看完全篇。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們實踐做人的修練,風雨兼程,一路共勉。

PS:我找到瞭原來文章的部分評論,以中北路和linda的最為犀利!

中北路:

這篇文章有可取之處,但是作者對一些基礎概念不清楚,比如盈利模式,如何生存賺錢——作者沉浸在一種悲痛之中,從高調的極端跌到瞭自我否定的極端,這是我在這篇文章中讀到的。不可取!
知識並不是障礙,真正的障礙在於作者沒有更實踐實用的知識,隻是一種理論上的知識,隻是大公司大企業的知識。
哪有研究客戶開發模式,不考慮收入成本的,笨蛋!愚蠢!上面一句掃樓,下面就是開發中高端客戶,掃樓掃個什麼中高端客戶!?莫名其妙!
至於後面的種種,實際上都是中國人自我封閉,缺乏獨立思維能力所帶來的副產品,比如說陽春白雪之類種種,看看馬雲、王石之類,有著極強的獨立意識和自我精神的他們看待事務就不會像那些酸溜溜的文人一樣狹隘,這是最關鍵的。
所以,並非有著N條的錯誤,其實隻有一條錯誤,沒有自我思考能力!

linda:

其實我也有點想法:1.作者在經歷打擊後,強烈懷疑知識的價值。他甚會至認為理論傢和實踐者是兩套體系。問題是:知識從來不使人孱弱,失敗不是知識之錯,是 他運用之錯。他應該明白任何知識,原理都是有限定條件的吧。思考限定條件如何在現實中實行,而不是反省自己掌握瞭太多無用的知識。2 他倡導精英們改變從事陽春白雪的觀點,未免又有點反省過頭瞭。精英們為什麼從事較為高端的產業呢,因為那正是他們的優勢所在啊,高端產業乃為知識密集型產 業,充分運用自己所學有什麼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