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致勝:掌握思維方法的九個基本原則

2016-08-15 23:16:13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思維需要一個落地的過程,這就是實踐法則。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不一定為虛,心想也不一定為成。做得結果,唯一一個就是看是否管用。要做到實事求是,需要通過對比的方法來完成。

“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任何事物都有現代進行時的當代屬性,強調要考慮事情的特殊性,要把當時、當地、當事的特殊條件看清楚,特殊是相對聯系而言的。

看待事物的角度可以無窮多個,哪怕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在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對事實的描述不一樣,由此得出的看法、判斷也不太一樣。因此,對事實的說明,一定要從最基本,最少分歧的層面和角度比較較好。

從實踐意義上講,我們必須有隨時隨地準備對付新發生的事情的意識。前一刻和後一刻的事情都會有所不同,時刻註意這一點,不要僵化。現實中首先需要弄清楚解 決實際問題的目的,沒有目的,實踐就沒有意義。針對問題做深刻的調查研究,關鍵要細致,如果不細致,等於沒有做調查研究。

現實中,即使是再十拿九穩的事情也會有變數,要有充足的準備,把意外當做必然。高學歷不等於一切,工作能力=做事+做人。實事求是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知識打基本,實踐出能力,實踐過程是人的能力最終形成的不二法門。

十、思維的總過程:循環法則

宇宙最基本的循環是從有序到無序,從可測到不可測的循環。事物總是在有序和無序,可測和不可測之間搖擺。思考問題的時候,有些事可控的,總也有不可控的。

循環的基本涵義是淡化結果,重視過程。讀書是為瞭獲得一種學習能力和拓展能力。人的一輩子完全可能做比現在做的多得多,也更精彩得多的事情。人的潛能很大,人生的圈子可以滑得更大,生命的精彩不止一種或兩種。

總結:高妙的思想方法來自於深刻的哲學修養,深刻的哲學修養來自於獨立自由的人格精神。所以,凡事都要立定腳跟,要有獨立自由的思想精神。

第一看位置,前後與左右,根據何而來,要往去哪裡。時間和空間,就是兩條線,目的和對象,分明是界限。
第二看動機,矛盾是根源。一分都為二,要好也熱鬧。才有不平事,立刻起波浪。前因和後果,解決靠實踐。
第三看尺度,平衡是關鍵。快慢有節奏,松緊不能斷。條件會變化,他變我也變,流水不爭先,和諧是真言。
第四看層面,角度千千萬。裡看外也看,眼光要常換。登高能望遠,秋毫也能見。一層又一層,進出都自在。
第五看途徑,辦法有很多。大處來著眼,小處要細算。發散與聚合,順逆都能得。巧未必勝拙,胸中有定見。天地有奧妙,萬物皆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