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存,還是要氣節?

2016-08-15 23:17:32

先扯一點與文章無關的話:

最近,互聯網風雲變化,上演著現實版的“生死時速”:

關系著中國無數中小站長命運的域名空間整治浪潮;百度的域名被“外星人綁架”事件;谷歌聲明可能退出“中國江湖”。

相信大傢對這些事情都已經非常的瞭解瞭,而我又實在不是寫互聯網評論的料,也就一直都沒吭聲,但我關註瞭,因為很多東西都與我有關系。

CN域名看來要告一段落瞭,我除瞭想辦法看能不能順利通過,就隻能重新申請個其他類型的域名瞭;百度被黑,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會那麼樂。因為用著太多谷歌的產品,如果他退出,我會很不習慣,然而這又是勇敢得難以置信的決定。

然後,也就這樣,仿佛我們被一隻無形的手推著,什麼也改變不瞭。好瞭,閑話扯到這裡,讓我們把時間往後推幾百年,看看今天的文章——文人的氣節

在朱棣和建文帝的皇位之爭中,建文帝眼看就要失敗,朱棣已經勝利在望,在這關鍵時刻,解縉和他的兩位好友進行瞭一次談話,這是一次載入史冊的談話,就在這次談話中,三個年輕人確定瞭不同的人生方向。

這裡,我們要先介紹解縉的兩位好友,他們的名字分別是胡廣、王艮。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和解縉這樣的才子交朋友的,自然也不是尋常之輩,實際上,這兩個人的來頭並不比解縉小。

說來也巧,他們三個人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是老鄉關系,也算是個老鄉會吧,解縉是出名的才子,我們前面說過,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進士,高考成績至少是全國前幾十名,可和另兩個人比起來,他就差得遠瞭。

為什麼呢,因為此二人分別是建文二年高考的狀元、榜眼。另外還要說一下,第三名叫李貫,也是江西吉安府人,他也是此三人的好友。但由於他沒有參加這次的談話,所以並沒有提到他。確實厲害,頭三名居然被江西吉安府包攬,讓人驚嘆此地的教育之發達,足以媲美今日之黃岡中學。

大傢都是同鄉,又是飽學之士,自然有很多共同話題,眼下建文帝這個老板就要完蛋瞭,他們要坐下來商量一下自己的前途,這三個人都是鄰居,而他們談話的地點選在瞭另一個鄰居吳溥的傢裡。

在他們說出自己的志向前,我們有必要先提一下,解縉、胡廣、王艮、李貫都是建文帝的近侍,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皇帝身邊的人,深受皇帝的信任,他們對時局的態度很能反映當時朝臣的看法。但四人中王艮比較特殊,他最有理由對皇帝不滿,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建文二年(1400)的那次科舉考試中,他才是真正的狀元!

此 人經過會試後,參加瞭殿試,在殿試中,他的策論考瞭第一名,本來狀元應該是他的。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瞭,建文帝嫌她長得不好看,把第一名的位置給瞭胡 廣(貌寢,易以胡靖,即胡廣也)。就這樣,到手的狀元飛瞭,按說他應該對建文帝十分不滿才對,可這個世界又一次讓我們看到瞭人性的醜惡和真誠。

建文帝就要倒臺瞭,大傢的話題自然不會扯到詩詞書畫上,老板下臺自己該怎麼辦,何去何從?三個人作出瞭不同的選擇。當然這個選擇是在心底作出的。

三人表現如下:

解縉陳說大義,胡廣也憤激慷慨,表示與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國。王艮不說話,隻是默默流淚。

談話結束後的表現:解縉結束談話後,連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瞭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歷史上也留下瞭相關證據——“縉馳謁”。胡廣第二天投降,十分聽話——“召至,叩頭謝”。看看,多麼有效率,召至,召至,一召就至。第三名李貫也不落人後——“貫亦迎附”。

而沉默不語的王艮回傢後,對自己的妻子說:“我是領國傢俸祿的大臣,到瞭這個地步,隻能以身殉國瞭。”

然後他從容自殺。

國傢以貌取人,他卻未以勢取國。

那一夜,有兩個說話的人,一個不說話的人,說話者說出瞭自己的諾言,最終變成瞭謊言。不說話的人沉默,卻用行動實現瞭自己心中的諾言。

其實早在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時,已經有一個人看出瞭他們各自的結局,這個人就是冷眼旁觀的吳溥。

就在胡廣慷慨激昂的發表完殉國演講,並一臉正氣的告辭歸傢之後(他傢就在吳溥傢旁邊),吳溥的兒子深有感嘆地說道:“胡叔(指胡廣)有如此氣概,能夠以身殉國,實在是一件好事啊。”

吳溥卻微微一笑,說道:“這個人是不會殉國的,此三個人中唯一會以身殉國的隻有王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