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識分子的素質神話

2016-08-15 23:19:17

最後實驗回到初始難度的測試,這一回努力組的孩子平均成績提高瞭30%,而智力組的平均成績下降瞭20%!這個實驗是如此地令人震驚,Dweck又重復做瞭五次,結果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被誇聰明簡直是一種詛咒。但中國知識分子從小就被人誇聰明,有瞭點小成就以後就更聰明,成瞭院士就更不能容忍自己不聰明,在這種心態下,還能幹什麼事情呢?


閱讀PS:看完這篇文章我有幾個想法:

    如何讓更多的普通人理解科學,就比如隨便問個人:楊振寧是研究什麼的?對於科學傢的功過,是不是隻看功勞,比如:二戰時,如果愛因斯坦幫助希特勒造出瞭原子彈,後果會怎麼樣?我們的教育如何讓最優秀的人喜歡搞科研?我記得日本就是這樣崛起的。關於“聰明”的實驗,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忽視的,最常聽到的,是對孩子應該以誇獎為主(說得最多就是“你真聰明”),以為多誇獎,孩子就會進步,我想在初級的時候會有一些效果,但隨時時間的推移,邊際效應就產生瞭,單純的誇獎不再起作用,所以,真正有效的應該是對孩子所做的事情進行誇獎,對事不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