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閱讀】提拔·穿針

2016-08-15 23:21:44

我該提拔他嗎?

(原文:http://www.folo.cn/user1/9349/archives/2009/78730.html)

最近接連幾個老板向我傾訴他們的苦惱:“有一個員工,在我們公司已經工作幾年瞭,此人非常認同我們的企業文化,工作積極肯幹、任勞任怨,但卻沒有什麼突出的業績,搞得我左右為難:不提拔他吧,於心不忍;提拔他吧,又覺得不太合適,你看這事怎麼處理,我該提拔他嗎?”
這個的問題困擾著許多老板和高層管理人員。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恰當的價值尺度和評價標準。隻有明確瞭這一點,才能進行有效的平衡與合理的選擇,做到“兩利相權從其重,兩害相衡趨其輕”。

二 戰期間曾經發生過一場著名的爭論:當時許多英國商船在地中海因遭到德機空襲而損失嚴重。於是有人建議在商船上安裝高射炮,這一舉動成為當時人們關註的焦 點。然而高炮的戰果卻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由於船員缺乏訓練,加上商船在海上搖晃得比較厲害,用高射炮射擊天上的飛機是很難命中的,從統計資料看, 擊落敵機隻占來襲敵機的4%,而在商船上加裝高炮的成本很高,因此,不少人開始質疑安裝高射炮的必要性瞭,他們認為商船上架設高射炮是得不償失的;後來, 研究人員經過認真統計分析得出瞭一個結論:在商船上加裝高炮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在加裝瞭高炮並向敵機開火的155艘商船中隻有16艘被炸沉,商船的安全 通過率為90%;而沒有加裝高炮或者盡管加裝瞭高炮卻沒有向敵機開火的71艘商船中卻有18艘被擊沉,安全通過率隻有75%。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由於高炮對 敵機造成瞭一定的威脅,使敵機投彈的精度下降瞭,從而提高瞭商船的安全通過率。商船運輸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前線的物資供給,而不是打飛機,保證自身安全的重 要性要遠遠超過擊落幾架敵機的價值。評定是否安裝高射炮的標準應該是是否能減少商船的被破壞程度,而非擊落敵機的數量。因此,在商船上面加裝高炮的做法是 正確的。

從這個例子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同樣一件事情,由於價值尺度和評價標準不同,最後得出的結論也是不同的。而價值尺度又是行動目標的具體體現,行動目標越明確,價值尺度越清晰,評價的標準也就越有針對性。

企 業追求(或者在某個時間段追求)的是什麼?是否有明確的目標就決定瞭它的評價標準:如果追求的是工作努力、聽從指揮、認同企業文化的結果,那就應該提拔或 獎勵那些認同企業文化、努力工作的人;如果企業追求的是效益,那就該獎勵和提拔那些業績突出的員工。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要得到什麼結果,最終隻能是左右 為難、無從下手。

要讓企業的評價體系更加合理,還需要將其劃分為合理的層級:上一次的目的決定瞭下一層的目的;下一層的目標必須符合上一層的目標的要求。這樣這樣才能更好地確定每一個層級(每一個階段)的價值尺度,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戰略目標。

一條線穿不過十根針

歐洲街頭有許多雜耍,自然也都是些賺錢的把戲,最簡單的是穿針眼兒。

一個中年人在地上鋪一方手帕,上面放著一根線,10根針。你在規定的時間內,如果把一條線穿過這1 0根針,他就給你20歐元。20歐元,就是人民幣200來塊錢。當然如果你失敗,你得給他兩歐元。

看起來並不難:針是大號的針,針眼兒自然也很大。擺攤兒的中年人給的時間似乎也很寬裕,20歐元看上去唾手可得。

我們一行中就有一位女孩子對此很感興趣,非要一試不可。她說小時候給奶奶穿針線,一穿一個準兒。大傢就起哄,鼓勵她試一試。

女孩子蹲下來,拿過線,開始往針眼裡穿。許多人圍上來看,都投以鼓勵的目光,我們也讓她沉住氣。誰想,她卻兩手哆嗦,一臉汗水,線穿到第六個針眼兒時,時間已經到瞭。

女孩子不服,說一定要再試試。這時大傢才覺得事情並非那麼容易,這20歐元恐怕是掙不到的。她再試,果然又失敗瞭,又交給人傢兩歐元。

晚上回到旅館,女孩子還不死心,出門買瞭1 0根針和一根線,針還是小針,針眼兒也小瞭許多。女孩子讓我們看著表,看她規定的時間內,能否將這條線穿過這1 0根針去。練到第九遍時,她終於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將1 0根針穿在一條線上。

大傢報以一片掌聲。女孩子興高采烈地說,明天我們再去,這回得掙夠回國的路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