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3:22:22
譬如,如果一個人希望在30歲之後成為營銷老總,那麼至少要經過三個階段。一是做員工的時候,在一 個崗位把自己的業績做到優秀,被人認同。第二階段,如果有機會晉升到組長或經理,就不再隻是對自己負責,而是對幾個人負責、對一個區域負責,這時會發現跟 過去相比要做出改變和調整———如何去帶領別人、影響別人,而不隻是自己做好;如何把公司下達的任務指標完成,也就是企業強調的執行力,一種上傳下達的能 力。第三階段,如果有幸成為總監或老總,就必須瞭解戰略規劃、目標設定、系統搭建和資源整合。以上三個層面的工作完全不一樣,如果僅僅在不同的公司,在同 一個層面上跳槽,就永遠無法積累到第二、第三個層面上的經驗和相關技能。所有這些向上的突破都是漸變性的、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總是希望通過跳槽達到質的變 化,這在職場中是不現實的。
守好深挖的那口“井”
不過,雖然走瞭彎路也不用自暴自棄“在30歲的坎上重新做職業生涯規劃同樣來得及。經過一定時間的歷練,回顧過往工作的整體情況,明確自己最擅長和最不擅長的,然後結合自己的興趣點進行未來的職業規劃。”萬寶盛華(中國)人力資源總監朱懿鵑表示。
“我們曾有這麼一位候選人,他從大學畢業到32歲都在政府部門,還是當時該市最年輕的處級幹部,仕 途前景很好。但他說,這些不是他最終想要的,因為他問瞭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工作環境、什麼樣的挑戰能讓自己活得更開心。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反復思 考,他找到瞭自己的方向,做瞭這樣一個決定:辭掉瞭當時的‘肥差’,到國外讀瞭他喜歡的行業的MBA.”廖繼斌說,“回國後,他遇到一個機會,一傢著名外 資物流公司在華南區開始建立業務,他進入這傢公司,並把以前在政府學到的一些用人經驗、項目管理經驗和處理政府關系的經驗以及在國外學到的物流管理經驗運 用到新崗位中,經過四到五年,他在華南區擦亮瞭這個品牌。”
這個案例也告訴我們,在任何時間段都可以做職業生涯規劃。但不要隨處“挖井”,一心一意守好深挖的那口“井”,然後用未來的五到十年去不斷投資。
來自: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