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閱讀】擦玻璃&清潔工&錢

2016-08-15 23:22:46

擦瞭五年玻璃後

(文/陳曉東)

他隻身從農村來到城市,隻有初中畢業,身體非常單薄,隻能找點比較輕的體力活幹。他到瞭一傢保潔公司,主要工作就是擦玻璃,公司管食宿,每月工資300元。

他很滿足,幹起活來十分賣力。有人問他:“你這麼小,為什麼不在傢上學,出來受罪賺這點錢?”他說:“我傢裡窮,父親癱瞭,母親種地,傢裡沒錢供我上學,我文化太低,能有這份工作已很滿足瞭,每月還能給傢裡寄點錢呢。”

他 在這傢保潔公司一直擦玻璃,他的同事換瞭一批又一批,有的甚至剛做三四天就因為嫌薪水少、幹活臟走瞭,他一直堅守著這個位置。整整五年,他已經是二十多歲 的大小夥子,這座城市裡的寫字樓、賓館、商場他幾乎都去服務過多次。他工作一如既往的賣力,一絲不茍,很多顧客還點名要公司派他過來,他簡直成瞭公司的形 象代言人。

人們都知道他,他和他的服務對象成瞭熟人和朋友。有一天,有個新來的女孩問他:“聽說你擦瞭五年的玻璃,每月隻掙300塊錢,為什麼不換個工作呢?”他笑笑說:“會換的。”

有一天,人們熟知的擦玻璃工突然消失瞭。幾天後,一傢快餐店開業瞭,老板就是擦瞭五年玻璃的他。快餐很適應城市的快節奏,競爭自然異常激烈,而他的快餐店卻很快打開瞭局面。

原因很簡單,他在擦玻璃的五年,走遍瞭每個寫字樓、賓館、商場,結識瞭裡面的人,五年擦玻璃的表現已經給人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當他的快餐店發展到整個城市的角落,資產逾千萬時,認識他的人無不感慨地說:“這位老板曾擦瞭五年的玻璃。”

有記者采訪他,問他如何從一個擦玻璃的打工仔開快餐店,並在眾多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時。他隻說瞭一句:“因為我曾為人擦過五年的玻璃,並且擦得很好!”

公司的那位清潔工

(文/志言堂)

公司有個清潔工MM,年紀猜不上來,看樣子比我小,每天到公司比我們早多瞭,抹桌子拖地清潔水池廁所。

前 些天把門禁卡丟瞭,公司大門小門都進不去,早上去公司就按門鈴,大多時候就是這位清潔工MM一路小跑來幫我開門,有時候來慢瞭點,還會解釋說在裡 面忙沒聽見。不管來得快還是來慢瞭,這位MM都是一臉笑容,那種很淳樸的笑臉,讓我都覺得不好意思麻煩人傢瞭。平時去茶水間洗手或倒水喝,碰上正在清理水 池,她也會笑著站到旁邊,每次也都搞得我不好意思,匆匆弄完讓位。

在現在的工作環境中,不管從事何種工作,不管工作多麼高端還是多麼低端,能夠一直笑對自己的工作,笑對工作環境中的每個人,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我不免為這位清潔工MM叫好。

從另一方面看,這位清潔工MM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處處謹小慎微,對我們這些所謂的“白領”是抱有敬畏心理的。對從偏遠農村長大,一步步走來的人來講,是很容易理解這樣的心理的,所以我會覺得我跟她是一類人。

雖然宣揚的是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在中國,這種區別卻是很明顯的,這個也不能說的太細。想起《絕望主婦》裡的蘇珊和管道工邁克,邁克要是在中國做管道工,估計都不敢正眼去瞧漂亮的蘇珊,蘇珊也不大會愛上邁克。

錢的問題

(文/趣聞部落格)

當某人告訴你:“不是錢,而是原則問題”時,十有八九就是錢的問題。

照一般的說法,金錢是價值的尺度,交換的媒介,財富的貯藏。但是這種說法忽略瞭它的另一面,它令人陶醉、令人瘋狂、令人激動的一面,也撇開瞭愛錢的心理不談。馬克思說,金錢是“人情的離心力”,就是指這一方面而言。

關 於金錢的本質、作用和功過,從古到今,人們已經留下瞭無數精辟深刻的格言和妙語。我們常會看到,人們為錢而興奮,努力賺錢,用財富的畫面挑逗自 己。金 錢對世界的秩序以及我們的生活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廣泛的,這種影響有時是潛在的,我們往往意識不到它的作用如此巨大,然而奇妙的是:它完全是人類 自己創造的。致富的驅動力並不是起源於生物學上的需要,動物生活中也找不到任何相同的現象。它不能順應基本的目標,不能滿足根本的需求- –的確,“致富”的定義就是獲得超過自己需要的東西。然而這個看起來漫無目標的驅動力卻是人類最強大的力量,人類為金錢而互相傷害,遠超過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