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3:25:45
附近的一傢小企業也是生產這種產品的,同樣遇到瞭這個難題:空包裝混入成品箱裡。企業很小,老板沒錢請專傢改進流水線,就問打工的農民工們“這個問題咋 搞”,農民工們說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他們讓老板花幾十元錢買來一個電風扇,對著流水線不停地吹,那些沒有裝進產品的空盒子經過電風扇的時候,就立即被吹出 去瞭!
專傢用成本高昂的既有知識解決瞭問題,農民工用低廉的應變能力同樣解決瞭問題,這真是一個偉大的令人驚嘆的故事!
那些動不動就會靈機一動的人,一定是從小就養成瞭獨立思考、獨立處理事務的良好習慣。從小就缺失瞭這種教育、這種訓練的人,是不可能擁有強大的處理事務的能力的,這樣的人,不管擁有多少知識,擁有什麼樣的學位,他都是一個低能兒。
一個不會洗衣做飯的人,她一定從小就沒有受到獨立處理事務能力的訓練。洗衣做飯是一個人一生無可回避的日常勞動,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被要求去做,而且要做得很好,她就是在接受嚴格的獨立處理事務能力的訓練,這樣的訓練會讓她終生受益,惠及她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把衣服洗幹凈,要把飯菜做好,就得動腦筋,就得親自去做,動腦筋培養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親自做則培養實際操作的能力,這怎麼會是小事情呢?
接受這種訓練,就會漸漸明白一個道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就會逐漸養成不依賴他人的良好習慣。當一次又一次把衣服洗得幹幹凈凈、一次又一次做出香噴噴 的飯菜時,你收獲的不僅僅是喜悅和成就感,還有更重要的東西——自信!哦,原來我有能力把這種事情做好。自信就是通過這些貌似很小的行動一點一點培養起來 的。
從小就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幹的好習慣,從小就習慣於思考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從小就獲得瞭足夠的自信,在未來的路上,還有什麼問題能夠難住你?
當你跨入大學校門的時候,聽到很多人都在抱怨大學畢業後不好找工作,你就會饒有興味地去研究,為什麼找不到工作呢?經過調查研究,你發現並不是沒有工作 可做,而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掌握一技之長的人才。你找到瞭問題的癥結,就會找到解決的辦法--市場需要擁有一技之長的人,我就好好地學習一技之長,這樣就 很容易在畢業後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瞭。
擁有良好行為能力的人,永遠都是勝者。
我曾經看過一部電影,湯姆· 漢克斯主演的現代版魯濱遜漂流記--《荒島餘生》,這部電影中有一個細節,湯姆·漢克斯的腳被鋒利的礁石割破瞭,他需要一雙鞋。一個同伴的屍體漂浮到海 邊,他發現同伴的腳上有一雙皮靴,可是脫下來一比,卻發現這雙皮靴太小,根本穿不進去,看來隻有扔掉。
求生的強烈欲望逼迫漢克斯開動腦筋,他終於找到一個辦法(如果生活在舒適的大都市裡,他永遠也不會想出這個辦法),用鋒利的石塊把皮靴的前端切掉,露出一個大口子,足夠他的腳趾頭伸出去,這樣,他終於把自己的大腳裝進瞭這雙小靴子裡。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與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難題作鬥爭的過程,生活上,工作上。如果從小就養成樂觀自信的心態,養成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行為習慣,你就永遠是勝者,哪怕真的處在絕境裡,也能頑強地走出來。
每個做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安順利地度過一生,但有幾個父母能想到、做到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接受獨立處事的行為能力的訓練呢?
我曾經看過一檔電視節目,湖南衛視主持的對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的訪談。李陽說,他在美國的時候,有一次她的太太帶著孩子上街,那時候孩子還很小,在街上 走著走著就摔倒瞭。按照中國父母的做法,就會立馬心痛萬分地把孩子扶起來,李陽的美國太太卻沒有這樣做,她就站在那裡,等著孩子自己爬起來。
孩子很委屈,哇啦哇啦又哭又鬧,不願意自己爬起來,但李陽的太太毫不理會,站在一邊靜靜地等著。終於,孩子明白母親是不會發善心的瞭,就停止哭鬧,自己艱難地從地上爬起來,搖搖擺擺地繼續往前走。
我不知道其他看過這個節目的人會是什麼感受,而我,當時差點落淚。這個小小的細節,或許會改變這個孩子的一生,改變這個孩子此後的行為能力和心態:自己 遇到的問題必須自己處理,自己有能力處理遇到的問題。一個孩子從小養成這樣的心態和行為能力,他的人生註定處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