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6 23:31:36
故事是這樣的:在風景如畫的森林裡,安德烈遇到瞭威利,威利蜇瞭安德烈的鼻子,安德烈騙過威利的視線,撒腿就跑,威利發現瞭,他懸停瞭一會兒,嗖的一身追瞭出去。最後,安德烈終於被蜇到瞭。
很多年後,約翰·拉塞特回憶說:從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的動畫,是很粗糙的。在70年代和80年代,用電腦來制作動畫,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那時最強大的電腦的計算能力比我們現在的手機的計算能力都要弱。
就是這樣一部短片,作為當年的Siggraph(計算機圖形學)大會的參賽作品,還是引起瞭相當大的轟動。
這部短片給人們展示瞭電腦動畫的可能和技術與傳統動畫的融合:
【1】美麗大森林的圖畫是用離子系統算出來的;
【2】當小蜜蜂去追小男孩的時候,拉塞特使用的是傳統動畫的基本原理;
盡管如此,那個時候的電腦動畫還隻是一個小兒科的試驗品,電腦動畫被認為不可能制作出“白雪皚皚”的效果。
(四)
喬佈斯買下瞭皮克斯後,拉塞特開始構思為Siggraph大會制作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這部電影產生瞭後來作為皮克斯標志的小臺燈。
有一天,朋友帶兒子--一個嬰兒來上班。拉塞特和這個孩子玩得著瞭迷。拉賽特註意到嬰兒的頭比身體大很多。
拉塞特獲得瞭靈感,他開始想象一個年輕的臺燈會是什麼樣子。
他設計瞭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形象:跳跳燈。
跳跳燈的故事是這樣的:
兩盞燈在一起玩充氣皮球,小臺燈跳上去,用腳踩,結果把皮球給踩爆瞭。小臺燈可憐巴巴地望著大臺燈。最後,小臺燈又找到瞭一個新的、更大的皮球,皮球從大臺燈身邊過去,小臺燈興奮不已地追瞭過去。在一旁觀看的大臺燈心裡是多麼的擔心和無奈啊!
《頑皮跳跳燈》可能是第一部令觀眾們忘記瞭他們正在觀看的是用電腦動畫制作的動畫片。
電影短片播放後,有人過來問拉塞特:“約翰,那個大臺燈,是爸爸,還是媽媽?”
此時,29歲的動畫師真正意識到瞭迪斯尼風格的思想和情感:迪斯尼能夠把很多本無生命的物體,賦予某種喜劇的張力,而讓很多東西栩栩如生。本質上說,那是一種人類才可以擁有的感覺。
迪斯尼還教給拉塞特的東西很多:
“無論片子有多短,都應該有開頭、經過和結尾。不要忘記,它是個故事。”
“哪怕隻是一個10秒鐘,你也可以講述一個故事。”
拉塞特驗證瞭自己的想法:故事才是動畫的關鍵,技術保證的是畫面的真實性。傳統的動畫原理,能夠讓觀眾投入他們的情感。隻要這樣,電腦動畫制作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比人類更有人性。
(五)
繼《頑皮跳跳燈》後,拉塞特又制作瞭一部短片:《瑞德的夢》。
片子的主角瑞德是一部半價待售的單輪腳踏車。那是一個雨夜,商店關門瞭。瑞德夢見自己在馬戲團表演,得到瞭觀眾的喜愛。他仿佛看見瞭美好生活的瞬間。
瑞德從夢中醒來,窗外還是陣陣的雨聲。他靠在墻角,心中充滿瞭沮喪。
跟以往的動畫短片的實驗一樣,動畫的制作沿著兩個方向前進:
一個方向是驗證、改進和提高制作電腦動畫需要的軟件能力;另一個方向就是提高故事創造的水平。
因為制作動畫並不能帶來收入,所以皮克斯動畫團隊在公司處於邊緣化的邊界。在《瑞德的夢》制作的時候,拉塞特和幾位建模、著色的技術主管,隻能在走廊裡工作。
在制作接近尾聲的時候,拉塞特連續幾個夜晚都是在走廊裡工作和睡覺的。
《瑞德的夢》大獲成功。
1988年,皮克斯團隊制作的《小錫兵》獲得瞭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拉塞特的獲獎引起瞭老東傢的註意,迪士尼願意高價挖角,讓拉賽特回去做導演。
這個機會讓拉塞特左右為難。他說:“《小錫兵》已經幫我贏得瞭一個奧斯卡獎,但是,我幾乎無法養活一個傢庭,迪士尼此時將非常優厚的條件擺在我的面前。”
但是,拉塞特仍然有更強大的理由留下來:他喜歡皮克斯,喜歡那種可以自由翱翔的空間。
拉塞特拒絕瞭迪士尼,他說:
我可以到迪士尼去成為一名導演,也可以留在這裡創造歷史。
(六)
喬佈斯買下皮克斯後,事情並不像他所希望的那樣發展。
皮克斯圖形計算機確實是一個好機器,但是它無法成為一個快速致富的工具。
計算機圖形將改變一切,但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