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新的互聯網模式都是老外創造的?

2016-08-16 23:40:20

以前經常感嘆,為什麼中國隻能跟著國外跑?幾乎新的商業模式,都是老外創造的,幾乎新的產品模型,都是老外創造的.

經常看“分享網絡 2.0”、“天涯海閣”等介紹新網站的博客,發現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幾乎都是國外的。國外的網站,很多功能單一,形式單一,甚至整個界面都很單調,但那種創意,那種創新的精神,真令人贊嘆。

在這裡不想討論copy是好還是不好,也不會舉騰訊“抄襲”更成功等案例,隻是想從一個小角度來討論,在中國那麼大的市場,為何創新的產品很少?

下面講一個事情,背景是兩個人在做關於產品設計的討論,其中一個人想做一個比較酷的功能,另外一個人則打擊瞭,說目前的市場那麼大,沒必要做這種功能,還不如搞個什麼投票,把一幫人吸引過來投票增加流量。

一個電視節目講國慶黃金周,很多數碼產品不是在降價,而是在漲價,嘉賓說沒看明白,一個業內專傢說,黃金周,市場很火爆,根本不需要降價,反正你不買,後面10個人等真買。反而是在日常降價促銷的更多,條件也更優惠。

聽 到這裡,感覺就是,市場越大,其實是越不鼓勵創新的,而是鼓勵粗放型運作。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隻要上一個什麼產品,有一個比較大的平臺馬上就能成 功,根本沒必要去想創新的事情,另外國外有很多成型的案例,又要自己去做什麼創新呢?直接copy就好瞭,因為這個市場要的是“快”,隻要能快速上線,快 速獲得首批用戶,就能快速賺錢。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影視劇行業,美國的電視劇,一個《越獄》,拍無數季,隻要收視率不跌就一直拍下去,一 個電視臺可能就靠一部劇活著,為瞭收視率,不得不絞盡腦汁想劇本。中國的電視劇,沒有什麼延續性,搭個班子,拍完賣到無數電視臺,隻要能跟幾個電視臺搞好 關系,再爛的劇也能賺錢。

網絡遊戲行業同樣如此,暴雪出一個魔獸,賣無數年,無數年可能靠著幾款遊戲活著,不斷優化提高可玩度。在中國,是一傢公司無數款遊戲,而這些遊戲都很雷同,反正關掉一個又能換個包裝再做一個。

粗放型的市場,是不鼓勵創新的。所以中國市場快速發展,創新反而沒有跟著發展,奇怪,也不奇怪。(或許我們可以想想錢老最後的提問?)

來自:佈棉——為何新的互聯網模式都是老外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