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32:10
毛毛蟲出行覓食的時候,總是排成一隊緩緩前行。第一隻毛毛蟲是“領隊”,後面的每一隻毛毛蟲都咬住前面一隻拖著的絲。其實這些毛毛蟲並不在意“領隊”究竟是誰——因為如果你把“領隊”挪開,那麼第二隻毛毛蟲就自動成為“領隊”……
總是有好事者,1916年,有個叫做J. Henri Fabre的法國人,寫瞭一本書,叫做“毛毛蟲的一生”(The Life of the Caterpillar,by J. Henri Fabre),其中詳細地描述瞭他“吃飽瞭撐的”作為。
他沿著一個池塘把毛毛蟲擺成一圈——把原本“領隊”的毛毛蟲拖到最後一隻毛毛蟲之後,讓“領隊”咬住最後一隻毛毛蟲拖著的絲。瞬間,這群毛毛蟲不再 有領隊——甚至可以這樣理解:“每一隻毛毛蟲都是領隊”。Fabre原本以為幾圈之後這些毛毛蟲就會“恍然大悟”——畢竟長時間找不到食物的它們應該“另 尋它法”吧?可是,最終這些毛毛蟲竟然連續以每分鐘9厘米的速度爬行瞭84個小時,行程大約453米,總計繞瞭大約335圈——直至許多毛毛蟲活活餓死。
有的時候,我們就好像這些“沒腦子”的毛毛蟲一樣,毫無判斷地沿著一個“既定”的軌跡前行,甚至全然不顧一無所獲,至死不渝。
原文:李笑來——其實可能誰都不知道究竟出瞭什麼事兒
附:為瞭不讓大傢對“毛毛蟲”心生恐懼,看一段可愛的flash動畫吧!記住,毛毛蟲後來都是要變成美麗的蝴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