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36:56
松下幸之助、李·艾柯卡、安迪·格魯夫、傑克·韋爾奇、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這是一些光灼中國商界的耀眼星辰。曾經迷茫無助、手忙腳亂的中國企 業傢們,紛紛“師夷之長技、補已之短處”。此中,有奇效、也有誤區,但慶幸的是,我們一路走過來瞭,腳步從猶豫躑躅變得四平八穩、眼光從仰望變成平視。
英國19世紀著名史學傢卡萊爾說:“每一個人,難道不因崇敬實際上高於他的人而感到自身更高一些嗎?在人的心中,這是最高尚和神聖的感情。”什麼時候,中國本土的企業傢們也能“高人一等”,成為下一個世界級的商業偶像?
皮爾·卡丹:撒下萬紫千紅
1922年7月出生於意大利威尼斯,上世紀50年代創立著名的皮爾·卡丹品牌,1978年第一次來到中國。
1978年某天,北京大街上,一位身穿毛料大衣、雙手插兜的老外,從一片單調的灰藍和軍綠中氣宇軒昂地走過。在他左前方,一個身穿對襟棉襖、頭 戴“趙本山帽”、手拎皺巴巴仿皮袋的老農民忍不住偷偷回頭張望。這位外國中年男士的時尚、自信,與周圍中國人的寒酸、木訥形成瞭鮮明對比。
他叫皮爾·卡丹。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皮爾·卡丹已經建立起橫跨時裝、餐飲、藝術、房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的商業帝國。但皮爾·卡丹最大的貢獻,就是讓高貴的時裝走下T型臺,直接服務於平民百姓。
皮爾·卡丹設計的服裝喜歡用飽滿、濃烈的色彩。自從第一次來到中國以後,他就懷著聖教徒一般的情懷,企圖把萬紫千紅的色彩撒向這片廣袤但卻單調 沉悶的國度上。這位商業巨頭和時裝大師給中國社會所帶來的沖擊和影響,恐怕是任何一位國外企業傢所無法比肩的。30年裡,他頻繁地光顧中國,舉辦瞭一次又 一次引起巨大轟動的時尚秀,把精彩繽紛的世界一下子推到瞭滿臉驚愕的中國人面前。
在皮爾·卡丹雙腳踏上中國國土的那一年,吳仁寶、禹作敏等人開始創業,榮毅仁正在籌辦中信公司,李嘉誠被請到瞭天安門國慶觀禮臺上。而當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莫過於年底在北京召開的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標志著中國從階級鬥爭的歧路上又回歸到經濟建設的康莊大道上。
松下幸之助:佈道經營理念
1894年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1918年創建松下電器,1979年6月第一次訪問中國,1989年去世。
雙畫面電視機、高速傳真機、錄像機、立體聲唱機、微波爐……1978年10月,訪日的鄧小平專程參觀瞭松下電器的產品展覽室,閱歷豐富的這位領導人仍被琳瑯滿目的現代化產品深深吸引並震撼瞭。
在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全世界都在關註一件大事,那就是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在國際市場上,出自日本的電子產品風靡一時、舉世無敵。日本企業的強勢進逼,讓曾經不可一世的很多美國企業絕望得幾乎跳海。
這對當時剛剛恢復元氣的中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刺激和觸動。於是,有“經營之神”美譽的松下幸之助,1979年6月被鄧小平親自請到瞭中國。中國領導人謙虛和誠懇,引發瞭以松下為首的一輪日本公司投資中國的熱潮。從此,日本商品如潮水般湧向中國。
松下幸之助所提倡的“做企業就是在做人”的思想和團結一致、奮鬥向上等精神,對中國企業界無異於醍醐灌頂;質量、人才、經營,則讓中國企業傢們 第一次看清瞭一個成型的現代化企業所必備的要素;更為重要的是,松下幸之助等日本企業傢的作為,讓中國企業傢們深刻體會到,原來經濟對一個國傢的振興,比 政治和軍事手段更為有效和直接,這激發瞭很多中國企業傢們“產業報國”的崇高理想。
在松下幸之助第一次來中國的那一年,首鋼廠長周冠五正在向各級政府力爭更多的企業自主權,香港商人霍英東在廣州開始籌建中國第一傢五星級賓館——白天鵝賓館,轉業軍人袁庚正在遊說中央領導人設立蛇口經濟特區,而“傻子瓜子大王”年廣久則引發瞭全社會的雇工大討論。
李·艾柯卡;虧損企業標桿
1924年10月出生於美國,1946年8月進入福特汽車公司,1970年升為公司總裁,1978年被亨利·福特二世解雇後加入克萊斯勒公司。1985年出版《艾柯卡自傳》,不久即被譯成中文。
“不準在車間隨地大小便!”1984年,35歲的張瑞敏被派到青島一傢瀕臨倒閉的電器廠當廠長,面對秩序混亂、紀律松散的工廠,他苦無良策,於 是草擬瞭13項規矩貼在工廠墻上。不久後,一本叫《艾柯卡自傳》的書從美國飄洋過海來到中國,張瑞敏如獲至寶——因為艾柯卡當初面對的克萊斯勒公司,和他 自己的企業是多麼的相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