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42:15
我們身邊常常有很多司空見慣的事情。我們把它們當作常識,卻沒有多少人能說清楚其中的道理,絕大多數人都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美國《大眾科學》雜志選取瞭二十多個這樣的“常識之謎”,並作出瞭科學的解釋。
1.邊開車邊打手機為什麼有危險?
對於一個人來說,駕駛汽車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而且他同時還要密切觀察周邊環境,這同樣是需要全神貫註的復雜工作。人在開車的時候要同時進行 兩項復雜工作,大腦已經滿負荷運轉瞭。如果在這個時候打電話,負責思維和控制語言系統的大腦額葉部分將“超載”,上述兩項工作難免要出問題。
“多重任務處理系統”本來是一個計算機術語,指的是電腦在同一時間內處理幾個不同的命令。有人認為人類大腦也有同樣的功能,但研究表明,人類大腦不可能像電腦那樣可以一邊下載文件一邊玩遊戲。
從理論上講,大腦一旦同時處理兩項任務,哪怕是非常簡單的任務,大腦處理信息的效率都會嚴重下降,這在神經科學中稱作“雙任務幹擾”。
美國“國傢神經疾病與中風研究所”的研究員喬丹·格拉夫曼認為,人腦不具備“多重任務處理系統”源自額葉的生理特性。人在做不同事情的時候,腦 電波會在額葉的不同區域來回跳動,期間會有幾百毫秒到幾秒鐘的停頓,在停頓期間人的反應能力會降低,如果開車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就可能發生車禍。
此外,美國猶他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開車時候打電話會使追尾事故的發生率增加一倍,即便使用的是車載電話,危險程度也是一樣的,因為這時人的大腦仍處於“雙任務幹擾”狀態。
2.音樂會讓孩子更聰明嗎?
(圖2)音樂對兒童智力發育有好處。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音樂教育對兒童的治理發育有好處,近年來的科學研究證實瞭這種說法。科學傢已經發現,音樂教育對4歲到15歲孩子的大腦發育起到促進作用。
中國的香港大學和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都進行過類似的研究。香港大學跟蹤研究瞭九十個年齡在六歲到十五歲之間的孩子,其中一半是學校樂團的成員, 另一半則很少接受音樂訓練;多倫多大學則讓144個六歲的兒童隨機選擇一年的興趣課程,其中包括鋼琴課以及其他非音樂課程。研究人員發現,接受音樂教育的 兒童在數學能力和智商方面都高於其他兒童。
最近加拿大的麥克馬司特大學又進行瞭一項研究,科學傢讓一批四歲到六歲的兒童接受瞭一年的音樂教育,同時監控這些兒童的大腦活動情況。科學傢發現,與沒有學習音樂的兒童相比,這批兒童的大腦發育明顯不同,例如這批兒童大腦內與註意力相關的部分變得非常活躍。
研究還表明,那些學音樂半途而廢的人實際上也從中獲得瞭好處,隻要在兒童時代學點音樂,你就會受益終生。
3.為什麼蚊子會挑人咬?
(圖3)蚊子喜歡人體釋放出的二氧化碳。
生活中經常會見到這樣的現象,同一間屋子的兩個人,一個備受蚊子肆虐,另一個卻可以悠然自得。對於這一現象,科學界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美 國佛羅裡達大學的昆蟲學傢喬納森·戴伊給出瞭一個解釋,“蚊子最愛咬的是那些釋放更多二氧化碳的人。”戴伊還指出,二氧化碳並不是蚊子喜歡的唯一因素,香 水、身體發出的熱量以及人運動後體內分泌的乳酸都是蚊子喜歡的物質。
此外,人體內還有一種物質吸引蚊子,那就是雌性激素雌二醇,女性體內的雌二醇含量高於男人,但這並不意味著女人更容易被蚊子咬,因為男人一般體形較大,產生的二氧化碳也更多。一般來說,大塊頭更容易被蚊子咬。
此外,咬人的蚊子都是母蚊子,公蚊子的食物是植物汁液。
4.為什麼石英手表走時準確?
(圖4)石英手表走時準確。
現在,大部分復雜的機械手表都被石英手表取代,這是因為一隻普通的石英電子表每日誤差小於0.5秒,比大部分機械表精確得多。
石英表也可叫做“晶體振動式電子表”,當電流通過石英晶體時,晶體就會變形“發振”,石英表就是利用周期性持續“發振”的晶體,為我們帶來準確的時間。
從1927年開始,石英被應用於大型實驗用計時器,但直到上世紀後半段,石英手表才被引入商業領域。當時鐘表匠們已經瞭解瞭石英的特性,他們的 最大挑戰是制造出足夠小而且振蕩頻率合適的石英晶體,因為高頻晶體太耗電。最終研究人員選擇瞭我們現在使用的振蕩頻率為32768赫茲的石英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