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之王蔡文勝

2016-08-17 23:41:52

采訪|《創業傢》記者 張凱鋒 申音

文|張凱鋒

編輯|申音

Mr. Cai

中國互聯網最被低估的人物,值得所有創業者學習的榜樣。從傳統生意跨界到互聯網,他的草根暴盈方法是什麼?

他曾單槍匹馬,搶得十多萬個互聯網域名,總估值超過1億美元

他高中沒畢業,英文相當爛,卻把網站賣給Google,還成為眾多 VC的座上賓

他是第一流的天使投資人,所投網站中有多個已經是千萬美元級的熱門公司

他和另一位超級站長做4399遊戲網站,很可能會比陳天橋更先做成“平臺運營商”

今年6月底,30歲的李興平有瞭自己人生第一次乘坐飛機的經歷,一直以來,他都極少離開他的老傢廣東興寧市。和此前僅有的三次出省一樣,這次李興平的目的地也是福建廈門。不同的是,他的朋友、搭檔蔡文勝專程從廈門飛來廣州,陪他一起出行。

他們要商量的是兩人共同運作的4399遊戲網站的下一步計劃。事實上,這個投資不到100萬人民幣、40來個人的休閑遊戲門戶,已經成為 2008谷歌熱榜上排名第七的互聯網品牌,目前月收入超過1000萬元,私募估值超過8000萬美元。但他們暫時拒絕瞭投資,“我們會自己拿錢 養,4399有機會做很大,IPO隻是一個小目標。”蔡文勝笑稱。

蔡文勝:站長之王

他與李興平,也許是中國互聯網最草根的組合。都是成功的個人站長,先做對手、後成朋友,現在是搭檔,而且完全互補。李興平極度內向,不懂管理,習慣單打獨鬥。而蔡卻有豐富的商業經驗,人脈深廣,頗得資本信任。

對於草根用戶的理解,中國網絡界沒有人敢說自己比李興平更強。 他初中文化,裝過電腦、管過網吧,於1999年5月創建網址導航站hao123.com,單日訪問量最高超過3000萬,堪比搜狐。2004年8月,百度以數千萬元的代價將其收購。

蔡文勝,福建石獅人,高一輟學,早年幫傢族做服裝生意,1993年移居東南亞,1999年回國後開始做域名生意,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域名投資者。 2003年蔡開始模仿hao123做網址站265.com,2004年獲得IDG和Google投資,2007年谷歌中國以“數千萬美元”(蔡自稱)的價 格收購265。在此前後,蔡開始涉足投資,其參與投資的公司包括暴風影音、快車、CNCN統計、ZCOM、58同城等數十傢熱門互聯網公司。

人們常常把互聯網的創業者分為張朝陽、李彥宏為代表的海歸派,和馬化騰、馬雲為代表的土鱉派,這兩者盡管有明顯的區別,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 他們在創業之初就是公司化的運作,依靠創始人的遠見和魅力,模仿國外的商業模式,聚集大量的人力財力,捕捉大的潮流趨勢,在成功上市之前,大都經過瞭漫長 的“燒錢”階段。

而個人站長群體的創業方式則相去甚遠。個人站投入很少,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網站非常簡陋,通常就是依靠一兩個“殺手應用”,吸引幾十上百萬甚至千萬用戶,然後獲取廣告或者增值服務的收入。這是純粹的中國特色。

39歲的蔡文勝正是個人站長實現商業進化的最佳代表。

“一個人靠自己可以做成一個價值幾千萬人民幣的網站,隻要走對10步,李興平等都驗證瞭;如果要做成幾千萬美元的公司就得有團隊,還要走對50 步,走錯一步都可能走不到;但要做成幾億美元的公司,就要走對100步,每一步走錯就可能會前功盡棄,我現在是在50步到100步之間。”

某種意義上,馬化騰、李彥宏、馬雲等人的成功可以總結,但卻無法復制。對於大多數普通創業者來說,蔡文勝對產品的理解,對用戶的把握,對機會的判斷,包括其賺錢的思維方法,才真正具有極強的可實踐 性。

在未來五年的“全民互聯網”時代,隻有個別幸運兒成就大事業,那需要能力、膽識、團隊和運氣。但是,找到賺錢的有效法門,開拓一個良性發展的生意,許多人還有機會。

域名搶註秘技

2001年,蔡文勝學會瞭利用註冊商對域名的保護期免費掌握瞭大量域名,這是註冊商發給他的交費通知信件.

“為什麼做域名?因為我喜歡1塊錢賺10塊錢的生意。為什麼我比別人做得好,因為我做事動腦子。所有的NB都是比別人多那麼一點……”

“蔡總,30萬買你的suzhou.com可以嗎?”7月21日晚,蔡文勝亮出他的iPhone手機,給我們看一個陌生號碼剛發來的短信,他的回復是“這個域名少於100萬不賣”。

幾乎每天,他都會收到這種和他商量買賣域名的電話、短信或者郵件。在“米農”(網絡域名玩傢的自稱)的世界裡,蔡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就連國外的域名投資客,也都知道中國有個Mr. 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