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43:35
從十七八歲到二十七八歲的差不多十年時間裡,大多數人都處於浮躁狀態。如果你恰好這樣,隻能表明一件事情:你很正常——還是那句話:相信我,你並不孤獨。
浮躁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因為學習並精通一項技能,往往需要5到10年時間。
浮躁是這樣產生的:
這東西有用沒用?問瞭自己這個問題之後,最終選擇的並不是真正有用的,而是感覺有用的。
做著做著,又發現原本感覺有用的,現在又感覺沒用瞭。
放棄。
看看身邊的人,總是有比自己強的,於是非常苦惱。
每天重復著以上的循環。
明知道自己煩躁,卻又無能為力……
所以,想進入“踏踏實實”的狀態的第一步,就是明確一件事情:學習的真正樂趣不是因為它有用,而是因為學習的過程本身有趣。“學這個有用嗎?”的正確答案不是“有用!”,也不是“沒用!”。正確答案應該是“ 不知道有什麼用處……”
總結一下尷尬形成的原因,就是太多人的世界觀有問題:竟然不停地嘗試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裡,去尋找一個永恒確定的方案——癡迷於一個根本不存在的狀態。
最要命的是,不僅想知道確定的結果,還需要馬上知道——這就更荒唐瞭。順帶把韓寒寫的,嘲笑一些人的想法的一段話放在這裡(描述的很準):
……
中國的特殊情況是,很多傢長不允許學生談戀愛,甚至在大學都有很多傢長反對戀愛,但等到大學一畢業,所有傢長都希望馬上從天上掉下來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而且最好有一套房子的人和自己的兒女戀愛,而且要結婚。想的很美啊。
這段話,貌似和我們剛剛討論的話題毫無關系。但是看看背後的根源,就會發現,竟然是那些人用完全相同的思維模式帶來的荒謬想法呢。
來源:Pure Pleasure - Reb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