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43:50
此文為“蓮葉東互聯網創業群”討論成果的編輯整理文章。因為是qq群裡面的討論,論點多而雜,所以以頭腦風暴的方式呈現,大傢自助吸取有益的信息。
此次討論涉及方面很多,有社區、互聯網今後的發展趨勢等等方面,我盡量總結的簡短。隻是一些概念需要大傢根據自己的情況去理解:比如“高端”和“低端”,“線上”和“線下”等,在每個人的心目的分類可能都不一樣,這個很難統一,所以請大傢不要抱有偏激觀點看待文章!
一、先看一張調查表
二、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上網沒意思?
根 據這個調查表,我們討論上網為什麼沒有意思——因為在群裡面討論的很多人都是所謂的“高端”或者是“非低端”人群。但是對於很多中國的二三線城市的農民、 民工、學生等等受眾而言,他們的娛樂項目極為之少,甚至網遊和聊天就他們惟一的休閑。而我們,要創業、要生活、要泡吧等等,互聯網對我們來說,隻是眾多娛 樂中的一種而已。
三、互聯網的很大的一個好處就是邊際成本低
既然是互聯網的優勢,我們就用互聯網的優勢。它邊際成本低,所以我們聚長尾。當然做高端用戶的照樣也可以賺錢的。但是從長尾角度,我們重新審視一下那些我們認為“低端”,消費能力底下的人群,正是他們創造瞭中國互聯網最大的公司——騰訊!
四、歸屬感
無論是門戶、搜索、網遊、IM、電子商務還是其它等等新興的各種模式,其實都是社區。我們在網上沒有歸屬感,也是我們會覺得上網沒意思的原因之一!
對 於歸屬感,我們要區分開其與黏性的區別。歸屬感更講究精神層面。在中國現階段的環境中,做黏性似乎比做歸屬感更有意義。能做到黏性很好就已經很牛瞭!人的 本性——人在社會條件下釋放出的能量和需求現狀-對應的需求解決方案,這些都是多層次的,歸屬感差不多是最高層次。黏性,可以理解為習慣吧,應該是比較偏 低的層次,隻要你的產品擊中瞭甜蜜點。
而且從品牌角度說:歸屬感也有分類:有員工歸屬感和客戶歸屬感。客戶歸屬感需要在品牌建設中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是一個品牌建設過程。
要先做好黏性再去想歸屬感的問題,先解決經濟基礎再解決上層建築!
五、互聯網的大方向
對於互聯網,一直有兩個分享,不矛盾的。是兩條路。免費方向——做大互聯網的媒體效應,向廣告主收費;付費方向——做大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平臺,向用戶收費。其實目前無論什麼新奇的模式都沒有逃出這兩個方向。兩個方向都有很大的做頭,看創業者的資源瞭。
沒人買單的價值不叫價值,隻有廣告主買單的價值又太單一,並且不長久。隻有充分自由的價值產出和價值交易的市場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