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2016-08-17 23:45:21

但鄭和想不到的是,這次回望將是他投向祖國的最後一瞥,他永遠也無法回來瞭。

鄭和的船隊越過馬六甲海峽,將消息傳遞給各個國傢,然後穿越曼德海峽,沿紅海北上,駛往鄭和幾十年來日思夜想的地方——麥加。
伊斯蘭教派有三大聖地,分別是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其中麥加是第一聖地,偉大的穆罕默德就在這裡創建瞭伊斯蘭教。穆斯林一生最大的榮耀就是到此地朝聖。

不管你是什麼種族、什麼出身,也不管你坐船、坐車、還是走路,隻要你是穆斯林,隻要有一絲的可能性,就一定會來到這裡,向聖石和真主安拉吐露你的心聲。

鄭和終於來到這個地方,雖然他是一個優秀的航海傢,雖然他是一個開創歷史的人,但在此刻,他隻是一個普通而虔誠的穆斯林。

他終於來到瞭這片夢想中的地方,他終於觸摸到瞭那神聖的聖石,他終於實現瞭自己的夢想。

這是一次長達五十餘年的朝聖之旅,五十年前,夢想開始,五十年後,夢想實現。這正是鄭和那傳奇一生的軌跡。

從幸福的幼年到苦難的童年,再到風雲變幻的成年,如今他已經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者,經歷殘酷的戰場廝殺,爾虞我詐的權謀詭計,還有那浩瀚大海上的風風雨雨驚濤駭浪,無數次的考驗和折磨終於都挺過來瞭。

我的夢想終於實現瞭,我已別無所求。

朝聖之後,船隊開始歸航,使命已經完成,夢想也已實現,是時候回傢瞭。

但鄭和卻再也回不去瞭。

長期的航海生活幾乎燃盡瞭鄭和所有的精力,在歸航途中,他終於病倒瞭,而且一病不起,當船隻到達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終點古裡時,鄭和的生命終於走到瞭盡頭。

偉大的航海傢鄭和就此結束瞭他的一生,由於他幼年的不幸遭遇,他沒有能夠成傢,留下子女,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偉大的,為後人懷念的人。

他歷經坎坷,九死一生,終於實現瞭這一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壯舉,他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促進瞭明朝和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國的和平交流,並向他們展示瞭一個強大、開明的國傢的真實面貌。

雖然他的個人生活是不幸的,也沒有能夠享受到夫妻之情和天倫之樂。但他卻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留下瞭一段傳奇,一段中國人的海上傳奇。

而創造這段傳奇的鄭和,是一個英雄,一個真正的英雄,是我們這個國傢和民族的驕傲。

古裡成為瞭鄭和最後到達的地方,似乎是一種天意,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抵達這裡,意氣風發之餘,立下瞭“刻石於茲,永昭萬世”豪言壯語。二十年後,他心滿意足的在這裡結束瞭自己傳奇的一生。

鄭和,再看一眼神秘而深邃的大海吧,那裡才是你真正的歸宿,你永遠屬於那裡。

古裡的人們再也沒有能夠看到大明的船隊,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六十多年後,一支由四艘船隻組成的船隊又來到瞭古裡,這支船隊的率領者叫達·伽馬。

這些葡萄牙人上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四處尋找所謂的財寶,當他們得知這裡盛產香料、絲綢時,欣喜若狂,這下真的要發財瞭。

找到這個可以發大財的地方後,達·伽馬十分得意,便在科澤科德豎立瞭一根標柱,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根標柱象征著葡萄牙的主權。

在別人的土地上樹立自己的主權,這是什麼邏輯?其實也不用奇怪,這位達·伽馬在他的這次航行的所到之地都豎瞭類似的標柱,用這種亂搭亂建的方式去樹立他所謂的主權,這就是西方殖民者的邏輯。

然而這位掛著冒險傢頭銜的殖民者永遠也不會知道,早在六十年多前,有一個叫鄭和的人率領著大明國的龐大艦隊來到過這裡,並樹立瞭一座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