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03:10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勸人向善的 (善有善報),也有教人行惡的(無毒不丈夫);有導人進取的(盛年不再來,及時當勉勵),也有誤人消極的(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有在此時有用的良言(在 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有在彼時能用的劣語(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有勸人講和的話(和氣生財),也有教人打架的詞(為朋友兩肋插 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隨便找一本古書,就可從中演繹管理,任意挑一個古人,就可從中挖掘智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知識積累日新月異,信息交換全球無障礙。張瑞敏拜訪瞭傑克·韋爾奇、郭士納,研判瞭德魯克、托夫勒、納什等,海爾的很多探索被世界一流企業傢所稱道。但張瑞敏總是提醒自己,不要自以為是,而要自以為非。海爾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
中國人總對是非分明的人很欣賞,對和事佬不感冒。同時又對出頭的人看不慣,對落後的人瞧不起。對驕傲的人不把他的銳氣挫敗不罷休,對自卑的人不把他摧毀也不消停。
驕傲的人挫傷瞭我們的自尊,自卑的人破壞瞭我們的寧靜。做人,你最好沒有棱角。沒有棱角的人,領導喜歡,同事不一定喜歡;同事喜歡,領導不一定喜歡。《父子抬驢》的故事,常常被我提及。人,若是沒有主見,你最好不要出門。
若說沒有主見,我最討厭的一個詞,就是“隨便”。請同事吃飯,我討厭“隨便”;與朋友聚會,你問他來點什麼消遣,他回答你“隨便”;和同僚開會,討論工作分工,你問他願意負責哪一塊,他回答你“隨便”……沒有主見的回答,我統統討厭。
於佑任先生,寫得一手好字。在辦公樓外有人隨地小便。於老看瞭很生氣,就寫瞭一幅標語:“不可隨處小便”。有於迷愛老先生書法,就將標語收瞭,改成:“小處不可隨便”,請人裝幀之後掛在堂上欣賞。
自從看瞭這個故事之後,我就開始討厭隨便。
一個企業都是隨便的人,企業如何發展?難道也是“隨便”?
(作者:張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