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10:44
你是否應該跟這個你喜歡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訴你,想必你亦不期待我告訴你。我願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報告”,那就是, 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 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可是,我不能不意識到,我的任何話,一定都是廢話。因為,清純靜美,白衣白裙別上一朵粉紅的蝴蝶結——誰抵擋得住“美”的襲擊?對美的迷戀可以打敗任何智 者自以為是的心得報告。我隻能讓你,看著你,跌倒,隻能希望你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過來,照亮你藏著憂傷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
MM
2005.2.8
21歲的世界觀
MM:
你給我的10個“專訪安德烈”問題裡,你問我,“你對於男女平等怎麼看?”這個問題夠“落後”,因為“男女平等”是德國70年代的問題,最關鍵最艱苦的仗都在那個時候打過瞭。我是21世紀的人瞭。
所以我就挑瞭下面幾個還有一點意思的問題,答復你。
問題一:你最尊敬的世界人物是誰?為何尊敬他?
我記得在一個朋友傢裡看過一本書,書名叫“影響世界的人”。書裡的人物,有耶穌、穆罕默德、愛因斯坦、馬丁·路德·金、巴赫、莎士比亞、蘇格拉底、孔子等等。朋友和我就開始辯論,這些人物的歷史定位,有多少可信度?
有很多人,不管是耶穌還是孔子,都影響瞭人類,但是,你怎麼可能把他們的重要性拿來評比?這本地攤上的廉價書,把穆罕默德放在耶穌前面,理由是,穆罕默德 靠一己之力去傳播瞭信仰,而耶穌依靠瞭聖徒彼得的幫忙。笑死人,能這樣來評分嗎?再說,你又怎麼把莎士比亞和孔子來比對呢?
你現在大概猜到我要怎麼接招你的問題瞭。我如果回答你一個名字或者一組名字,那麼我就犯瞭這個“評比”的謬誤,因為不同歷史和不同環境下的影響是不能評比的。
我可以說,“披頭士”很瞭不起,但你馬上可以反駁:沒有巴哈,就沒有披頭士。如果我選巴赫,你又可以說,沒有Bartolomeo Cristofori發明鋼琴,哪裡有巴赫。
MM,假如你對我的答復不滿意,一定要我說出一兩個名字,那我隻好說,我真“尊敬”我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要忍受我這樣的兒子。我對他們一鞠躬。
問題二:你自認為是一個“自由派”、“保守派”,還是一個“什麼都無所謂”的公民?
我自認是個“自由派”。但是,這些政治標簽和光譜,都是相對的吧。
每一次德國有選舉的時候,一個電視臺就會舉辦網絡問答,提出很多問題,然後,從你選擇同意或反對的總分,去分析你屬於“保守”還是“自由”黨派。我發現, 幾乎每一次,我的答案總結果都會把我歸類到德國的自由黨去。可是,我對德國自由黨的支持,又向來不會超過60分,意思就是說,我的總傾向是自由主義的,但 是對於自由黨的很多施政理念,不認同的地方在40%上下。
很多人投票給某一個政黨,隻是因為他們習慣性地投那個黨,有瞭“黨性”。我投票則是看每一個議題每一個政黨所持的態度和它提出的政策。所以,每一次投票, 我的選擇是會變的。你可以說我是自由、保守、甚至於社會主義者,也可以批評我善變,但是,我絕不是一個“什麼都無所謂”的人。
問題三:你最同情什麼?
這個問題有意思。無法表達自己的人——不論是由於貧窮,或是由於不自由,或者單單因為自己心靈的封閉,而無法表達自己的人,我最同情。
這個世界有許多的邪惡,你簡直就不知道誰最值得你同情:非洲饑餓的小孩嗎?某些伊斯蘭世界裡受壓迫的婦女嗎?被邪惡的政權所囚禁的異議份子嗎?而這些人共 有一個特征:他們都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無法過自己要過的人生。最核心的是,他們表達自我的權利被剝奪瞭。
對他們我有很深的同情,可是,我又同時必須馬上招認:太多的邪惡和太多的災難,使我麻痹。發現自己麻痹的同時,我又有罪惡感。譬如你一面吃披薩,一面看電 視新聞吧。然後,你看見熒幕上饑餓的兒童,一個5歲大小的非洲孩子,挺著鼓一樣的水腫肚子,眼睛四周粘滿瞭黑麻麻的蒼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