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運行態勢
2016-08-18 23:11:46
好好分析市場思路,我們來市場來是為瞭賺錢的,不是為瞭充什麼老大的。
永遠要有顆敬畏市場的心。 在中國市場吃飯基本分為2派,一派是內幕交易派,包括各種消息,這種消息是人脈關系,一般普通散戶很難弄到,另外一派是市場派,市場派完全是從市場投資者 心態來出發,就是什麼最火熱炒作什麼,而這種買漲停板需要大量資金(資金量最少1000萬以上),然後漲1到4個點拋,如果市場大量投資者都不參與,就是 常說的熊市,他們也不會參與的。江浙資金最喜歡從事的就是這種類型。而北京的大量資金最喜歡的就是潛伏在一個股票裡面,等著出利好,當然如果整體市場環境 較差,也會倒黴虧錢的。
王亞偉的成功在於其強大的消息面,很多上市公司未來6個月後發生的事情,他能知道,提前買入,而這時候大量都不知道這個公司什麼題材,這時候股價 就基本是低估的,然後隨著市場熱情高漲,最後上市公司公佈重組或者利好,他就在股票上漲過程中逐步拋出,各位兄弟看看沱牌曲酒是漲到什麼地方瞭,其買入中 恒集團成本也不超過8元。
你不向優秀的人來學習,今天鄙視這個,明天看不起那個,有什麼意思。基金中差的自然最後都淘汰瞭,A股市場何嘗不是,我要是覺得自己賺不瞭錢瞭,也就退出去。 煤炭要講究個運輸成本問題。打個比方,我傢辦瞭個小水泥廠,每次經過國道那個收費站,要收我點錢,在大傢水泥競爭都非常激烈的情況下,我的競爭對手沒有這 個收費站,其成本就比我低,利潤也就比我高,中泰的大量煤炭什麼時候能運出來呢,等其配套措施讓各位調研的人都知道瞭,自然就估值高瞭,目前還隻是個 PVC化學股。
因為有個特別好的題材大傢都知道,所以就有基金去瘋搶,比如萬科A昨天那種走勢。 如果你關註隱形煤炭股,你不如關註億利能源,這個股價是某基金一路給買起來的,現在接近16元,是貴瞭還是便宜瞭,你自己看年報和上市公司公告,自己跟同行的煤炭股測算下,16元是貴瞭還是便宜瞭。
此股隻做類比,不做推薦買入。任何盈虧自負 PE的定義是股價處以每股收益,如果每股收益存在周期性變化時候,這隻是個判斷指標,不是絕對指標。打個地方說吧,在2007年8月份時候,新和成那時候 市盈率高達3000多倍,但是後來隨著產品不斷提價,你現在看下這個PE是多少。不同行業由於利潤率不一樣,周期性不一樣,PE隻是個參考指標,不是一個 絕對指標,或者我們說炒股隻需要題材就可以瞭,不需要業績,短期確實如此,但是基金如果持有一個超級爛的股票,你認為那些財經記者會放過這個基金經理嗎? 你認為投資總監會認可其操作嗎。當你有特別多的錢,你願意去包養一個長得特別醜,未來穿個新衣服也不一定好看的女人嗎?基金喜歡包那種現在很一般,甚至有 點醜,但是經過整容後(對於股票來說就是資產重組)是個大美女的女人。典型例子很多,ST有色,中國船舶,佛塑股份,太工天成等等。
你拿銀行股來跟地產股比PE,那你怎麼不拿他跟煤炭股比啊,不拿它跟去年業績暴增的新和成比啊。
PE是個估值手段,不是唯一標準。 我在年初就說過,在危機下,並購重組是消滅過剩產能的最好辦法。現在很多低價的藍籌股,雖然不漲是吧,一個停牌重組就股價起來瞭。很多人太貪心瞭,總想著 自己每天賺漲停板,股價高瞭,重組就不好搞。很多國企大股東其實是不願意註入資產的,因為很多利潤豐厚的項目部願意讓股東風險,而很多註入進來的資產也不 算什麼優質資產,但是比現有資產比起來肯定是優質資產瞭。PE隻適合對於業務平穩的公司來說有笑,對於業績波動大的你壓根無法判斷其股價。
如果一個公司股價能夠用PE來唯一衡量,那麼最賺錢的人應該是那些精通財務分析的人,但是恰恰相反,這些人賺的也隻是平均收益而已。要說運氣,當2月份中 郵,華夏大盤重倉股狂飆時候,你買瞭嗎。4 5月份新能源產業重倉股狂拉的時候你買瞭嗎。現在地產股狂飆時候,你認為過段時間漲幅會小於你運氣不錯買的幾 個醫藥股?當7 8月經濟指標走好,那時候有色金屬就有大行情,而你再去看有色金屬很多也是高倍PE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統計下從6月1號到19號的整個股票市場漲幅前列和跌幅前列是哪些股票,並且思考下背後的原因。股票漲跌是因為投資者心態的變化,而心態 的變化受公司的利好利空消息,以及市場的情緒波動。股價漲和跌都是有故事的,持續性漲和跌都是有原因的,而那種漲一天就掛瞭,那是典型的隨機波動類型,這 不是你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