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15:32
作者:阮一峰 發表於 2009年05月 1日
前不久,playcafe.com在停止更新3個月後,正式宣佈關閉。
網站創始人Mark Goldenson寫瞭一封很長的公開信,總結瞭自己從失敗中得到的10個教訓。他這樣說:
我下面要寫的是一份“驗屍報告”,總結瞭我們做對的和做錯的事,以及我們下一次會如何改進。我感到,很多創業者不願意談論自己的失敗,也不願意反思。我希望,你能從我的失敗中發現一些有用的東西。
在展示這份“驗屍報告”之前,我先簡單說一下,playcafe.com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網站。
實際上,與其說playcafe.com像網站,不如說它更像一檔實時的網絡電視節目。從2007年4月網站創立,一直到2008年5月,在每天晚上的6點和7點,它準時播放二次遊戲節目。訪問者通過網絡,一邊收看直播,一邊回答節目中提出的問題,優勝者可以獲得獎金。
訪問者收看節目的flash界面如下(點擊看大圖):
盡管playcafe.com的效果不算很差,實際上是相當好:每個訪問者的平均停留時間是87分鐘,一星期之內,40%的初次訪問者會選擇再次訪問。但是,由於訪問者的數量始終不夠多,加上金融危機的爆發,最終導致瞭網站的關門。
=====================
下面就是Mark的10點教訓,以及我對每一點的感想。
1. 盡快拿到風險投資
Find quick money first.
Mark說,他們很幸運,認識一些矽谷中實力最雄厚的風險投資傢。但是後來發現,這並不有利。因為這樣的風險投資傢,手裡有一大堆項目可供選擇,所以他們通常不願意過早介入,而寧願等到風險最小化的時候再投錢。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說,資金比建議和人脈更有價值。
Mark認為,如果有機會重新開始,他們會將重點放在那些不那麼知名的風險投資傢身上,爭取在項目的最早期階段就拿到投資。
他說,你要記住一點,如果見面三次以後,還是定不下來,那麼不是你的項目不行,就是你找錯瞭人。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你的項目勢頭良好,你不用去找大牌的風險投資傢,他們自己就會找上門。
(【感想】我覺得這一條隻適合那些市場前景良好、但是短期內不會盈利的項目。如果你的項目可以產生現金流,那麼毫無疑問,你的第一件事絕不是去找風險投資傢,而是確保項目能夠自給自足,因為風險投資傢最後拿走的,總比給你的多得多。)
2. 不要做內容
Content businesses suck.
每天為訪問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
同時做到優秀的內容和優秀的網站性能,看上去似乎可行,但是實際上很難做到。以美國三大電視網為例,它們隻負責節目的傳播,大部分播放的節目都是外購的。原因就在於“制作內容”和“傳播內容”是兩件不同的事,而且難度都很大,所以最好還是進行分工。
Mark說,我們知道自己在內容制作上是新手,但是我們覺得,找個漂亮姑娘在攝像機前一站,給觀眾出出題目就夠瞭。事實證明我們錯瞭,制作高質量的內容,超出瞭我們的財力可以承受的范圍。
請回想一下《美國偶像》這個電視節目,它是美國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幾乎可以動用無限的資源。但是盡管如此,這個節目在直播中還是會不斷地出錯。這就足以說明內容制作的難度瞭。更何況除瞭內容以外,我們還要為服務器宕機、受攻擊、網站升級、客戶投訴等等這些事情操心。
我建議任何創業者或投資者,在選擇內容制作這個方向之前,都要三思。走內容這條路,比走技術這條路,難度要大一個數量級。Youtube的創始人將 網站賣給Google,價格是16.5億美元,但是Youtube上的內容提供者,想通過節目賺到哪怕這個數字的百分之一,恐怕都是不可能的。而且,數字 錄像技術DVR和網絡分享下載,都會使得你的收入減少,趕跑任何廣告客戶。
也許,走“生產內容”這條路,最主要的和唯一的原因,就是你真正喜歡做這件事,而不是為瞭賺錢。
(【感想】我完全同意這一點,所以我不看好任何將網志作為“內容平臺”的項目。)
3. 速度 vs. 穩定性
Know when to value speed vs. stability.
要一個性能良好、開發緩慢的網站,還是要一個性能不佳、但是開發快速的網站?
你會怎麼選擇?
在我們的原始設想中,PlayCafe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網站。內容和技術兩方面的復雜性,占用瞭大量的開發時間,最終傷害到瞭我們。網站的每一個方 面,我們都想把它做得又好又穩定。(這並不奇怪,人的天性就是這樣。)但是不幸的是,我們的行動步伐因此變得緩慢,而在這個以新穎性和娛樂性為基礎的行業 中,這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