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21:46
不過, “求異思維”並不意味著學術“無政府狀態”, 在思維中隻靠自己。相反,你從父母、祖父母和其他人得到的知識、經歷和想法越多,你就越有創造力。在學校也一樣;隻有當你有穩定和寬廣的知識基礎,創造力 才能繁榮。而創造力在開放性思維、容忍、求知欲、願意分享的團隊中最能自由繁榮興盛。
不要成為舊知識的奴隸…
不過,如果你想富有創造力,你就不應該成為舊知識的奴隸。你需要使用這些知識,但是不能被其所轄制。受現有知識所束縛甚至可能很危險,正如這個二戰的例子所示:
戰爭中,美國空軍有這麼兩個人招募大型轟炸機飛行員。一位是心理學傢,他因循守舊;另一位是退休將軍,他使用自己與眾不同的方法。評估發現心理學傢挑選的許多飛行員被德軍擊落。而另一方面,別出心裁的將軍所招募的飛行員卻想方設法地生存瞭下來。
心理學傢和將軍都問候選人,如果他們的轟炸機被德軍的防空武器擊中,他們會怎麼做。心理學傢認同按照指南手冊回答的人,即他們會隨轟炸機爬高,而不認同回答不知道該怎麼做的人。但是,將軍則認同回答不知道怎麼做的人,而按指南手冊回答的人卻沒有通過。
結論是不盲目遵循指南手冊的人在危險時更具創造力,因此更有機會生存。
前幾年最關鍵…
父母和祖父母尤其重要,因為,從出生到大約5歲是大腦最佳發展的最關鍵的階段。這幾年激勵兒孫們能力所做的,其重要性怎麼高估也不為過。同樣,學齡前教師的教育與培養至關重要。
可能,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傢長或祖父母——應該接受的最重要的認識是激勵的作用;沒有激勵,就沒有創造力和革新。但是,有兩種激勵,外在(外部) 的和內在(內部)的。外在激勵來自個人以外,可以是正面的(某種獎勵)也可以是負面的(某種懲罰)。內在激勵來自個人內部:好奇,興趣,熱情……
許多研究表明內在的、內部的激勵對於創造力更為重要,而外部激勵有時反而達不到預期目的。外部激勵很容易使人偏離實際目標,讓人們更關註獎勵或懲罰。由於承擔風險可能會危及預期的獎勵,外部激勵也會減少承擔風險的意願。
而不承擔風險,就不可能有任何大膽的創造力…
學校
世界各地的大多數學校主要側重於集體思維,即象其他人或者權威那樣思考。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非常具有判斷力,他說:“我們的教育體制沒有摧毀所有的 求知欲,還真是個奇跡。”他談論的是歐洲和美國的的學校,而這些學校大多數還相對自由。在宗教或政治性集體思維占主導地位的國傢或社區,學校情形更糟糕。
為促進創造力,學校和教師必須讓重復和教條給自由思考讓路。教師們必須幫助學生培養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教師們必須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創造潛力,他們必須知道如何促進創造力,還有——更重要的——不做什麼。為學生創造良好條件一起談論、探討、推理、反 思他們所學的內容,非常必要。比如,不能隻在大班進行討論,其實,一天中隨時將大班分為小組,以便每一名學生都能在上學的每一天裡積極參與討論。
不過,教師們不得忽略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隻有在良好寬闊的知識和技能基礎之上——深深植根於本國文化,學生們才有可能進行嚴肅的討論,才有可能真正具有創造力。
創建創造力和自由思維能夠繁榮的學校體制需要一系列措施:
——必須改革教師培訓。首先,教育必須以學習者為本,而教師的角色必須從權威不得挑戰的知識源轉變為更為獨立的學習幫助者。
——根據新的教師培訓,學校的老師需要通過課程、研討會和學習圈得到進一步培訓。比如,教師需要學習如何促進和激勵創造性,如何不妨礙自己的學生。
——教師們應該是創造良好團隊學習條件的大師,在這些條件下,創造力可以在各種思想、體驗和態度等交匯中興旺。順便說一句,團隊工作是當今每一個現代公司都需要的東西。
——教師們需要獨立於教科書,這樣他們可以富有創造力地使用課本,也有更多靈活性。通常,其他資源更有用,比如普通書本,報紙,期刊,互聯網等等。
最重要的,所有學校和教師需要對其終極目標非常清楚。是教學生做老師希望他們做的事情還是讓他們為未來作好準備,而這個未來學校和教師們也不清楚,實際上沒有任何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