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25:02
● 看80後母親時尚育兒
科學勝過經驗
參加去年某育嬰師培訓時,陳太太才剛剛結婚,正在為生孩子做準備。她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兩人對傢務事都不擅長,更不要說帶孩子這麼復雜的工作瞭。於是她抽空報瞭這個培訓班,和其他計劃將來成為職業育嬰師的學員不同的是,她隻是想學會做一個合格媽媽。
點評:華東師范大學合格父母育嬰培訓班參與者,九成以上都是獨生子女。兒童心理咨詢與潛能發展師證書班也有不少媽媽學員。相對於父母代代傳承的育兒經 驗,80後一代人可能會有不少源自科學的育兒知識,網絡、專業雜志、父母培訓班、月嫂這些都是他們豐富而科學的育兒知識的來源。隻是80後們在理論水平上 能達到一定高度,可在父母眼裡,更多的不過是眼高手低吧。
投資情商勝過智商
在孩子才一歲半的時候,陸先生就給自己孩 子報瞭個輔導班,這個班不是學鋼琴,也不是學圍棋,而是讓孩子玩遊戲。實行全英文外教,兩、三個孩子一起上,一節40分鐘的課價格在150元左右,上課的 孩子還真不少。
根據陸先生的說法,這叫情商投資。他小時候,父母重視的自然是學習成績,對於個人性格發展和社交能力是不太在意的。而在他看來,一個人 的交際能力以及情商遠比考試成績和智商來得重要,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學會合群,善於融入群體,社交能力是要從小開始培養的。
點評:情 商,對於陸先生的父母這一輩來說,這個詞似乎有點陌生。那時讓孩子吃好、學好,這就是他們的心願。可是如今,關於孩子的各種培訓都多瞭起來,情商、潛能、 思維訓練……可謂花樣繁多。據滬上一傢早教中心的人介紹,他們的培訓對象除瞭薪資豐厚的中產階層和部分外籍人士,有不少是年輕人,他們更舍得為孩子做情商 方面的投資。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希希5個月的時候,希希媽就開始在育兒博客網上連載“希希的精彩生活”瞭,希希媽覺 得,對自己來說,育兒博客的寫作過程也是年輕父母不斷成長的過程。在網上,提出的問題總是會得到其他熱心父母的解答。孩子生病瞭,孩子要買新衣服瞭,要上 幼兒園瞭……總會有過來人指點,網絡都能輕易地拉近距離。而對希希媽這樣的全職媽媽來說,育兒網絡交流更是讓她和社會保持聯系的重要途徑。
點評:網絡改變生活,網絡自然也隨之改變人們的育兒理念。相對於通過書信、電話或者面對面交流育兒經驗的父母那代人,現在的“80後”有瞭更便捷的條件,經驗不多沒關系,可以虛心求教。而這也是育兒博客、育兒網站人數激增的原因所在吧。
這一代的獨生子女母親,大都對子女父母這一角色轉換缺乏心理準備,表現在生活中便是自己還沒照顧好,又要照顧孩子。另一方面,和60後70後的媽媽們 比,他們中更多的人有著高等學歷,通過各種媒介,接受著更多新思想的沖擊,她們的育兒觀念更為時尚。新媒體、專業書籍、長輩傳授經驗,成為獨生媽媽們育兒 的三大法寶.
來源:中國母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