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90%的交易者失敗?

2016-08-18 23:26:45

(本文是我學習《重塑證券交易心理》的心得。建議大傢看本書,價值遠在閱讀本文之上。)

據說,統計結果表明,90%的交易者處在虧損狀態下,5-7%的交易者持平,而隻有3-5%的交易者能夠持續盈利。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最近一段時間,我對交易心理很感興趣。所以,我想從交易過程的心理變化,結合自己的失敗經驗,說說自己的心得體會。

據國外心理學的研究,認為人從根本上講,都是分裂的人。呵呵,這麼聽起來有點嚇人啊!都是精神分裂嗎?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因為,人的大腦,有兩個半球,其中一個處理信息,另外一個處理情緒。簡單點說,一個理性的處理各種現象,一個則情緒化的處理包括價值觀在內的問題。

而且,關鍵的在於:這兩個半球的工作是在同時運行的。

所以,從根本上說,每個人都有兩個我。一個是理性的,一個是情緒化的。

最簡單的舉幾個例子就很清楚瞭。比如,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我想戒煙,可是戒不掉啊!”“我想戒酒,可是又喝上瞭!”“我想減肥,可是無法堅持啊!” 等等,諸如此類,都說明人有兩個。一個會非常理智的說:我應該這樣做,因為什麼什麼理由;如果這樣,我就如此這般;如果那樣,我就這樣應對。而另外一個, 考慮的就復雜瞭,他是從價值評估的角度看問題:這樣太累瞭,何必虧待自己呢?我太棒瞭,已經持續減肥5天瞭;我太糟糕瞭,總是做不好;今天是世界杯,破例 一回,喝酒慶祝吧。等等。

聯系到交易過程,我們的表現也是一樣的。

在交易之前,我們會非常客觀的分析趨勢;計算阻力、支撐;觀察價格形態和均線系統;設置好止損,盤算好各種可能。於是,開始交易。

到交易之前,我們的工作都是由我們大腦的一半再進行。

可是,一旦持倉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就開始介入瞭。換句話說,這個時候,我們開始變為另外一個人瞭。這個時候,我們關心的往往不再是客觀的現象瞭,而是我們 對於結果的評估。出現浮動盈利的時候,我們沾沾自喜,哇!我多牛!又做對瞭;看來很快,資金要翻番瞭,我可以買汽車、買房子;快!我把交易結果公佈出去, 讓大傢都知道,我是天才!我太有面子瞭,我太有自尊瞭。呵呵!朋友們,請恕我直言,現在網上聊天室裡、論壇上、博客中,估計有這樣心態的人,不在少數 吧!!!

而出現虧損時,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兩眼緊盯住電腦屏幕,心裡翻江倒海,完瞭完瞭!爆倉瞭!我要破產瞭,怎麼辦啊!怎麼跟老婆孩子交待啊;我從此抬不起頭瞭;我太失敗瞭;我怎麼又錯瞭;砍嗎?不砍!還是砍吧?那就砍吧!不!再等等,我如果砍在最低價,不是更慘!……

呵呵!慚愧的很,我自己曾經有一次,幾乎覺得頭腦一片空白,似乎供血不足瞭,自己都感覺到額頭冒汗呢!

(如果我們看運動員比賽,也經常可以發現類似的現象。到賽點的時候,心理非常容易波動。結果勝負顛覆。)

做交易,說到底,其實都是我們的心理活動。所以,瞭解我們自己,尤其大腦內部的結構、運作模式,對於交易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如何讓這大腦的兩個部分統一起來,互相不吵架,一起為我們的交易服務呢?我自己的做法是:

一、制定計劃

這是最基礎的工作。這裡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制定的詳細,而且合理。我們無法執行計劃,其中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計劃本身有問題。自己都不相信這個計劃,怎麼執行呢?

所謂計劃,就是一個進口——進場點,兩個出口——止損和目標。

二、輕倉操作

什麼叫做輕重呢?這是主觀的標準。我覺得,要輕到就是虧損瞭,也不會讓你手心出汗!換句話說,完全以你自己承受能力的范圍來決定。

輕倉的意義,在於使你關註點始終落在研究行情上,而不是賬面的盈虧。

也許有人問:輕倉,還有交易的必要嗎?做期貨,不就是牟利嗎?輕倉能夠有利可圖嗎?這是一個策略的問題。輕倉當然可以盈利,關鍵在於,輕倉做長線,這是第一;第二,重要的在於復利。這才是交易獲利的安全法寶。而決不是靠一次、兩次、N次的暴利。

三、轉移角度

換一個視角看待交易。每天晚上睡覺前,不是問自己:今天盈利多少?或者虧損多少?而是問:我錯瞭嗎?錯在哪裡?我對瞭嗎?對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