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控制著互聯網

2016-08-20 18:27:15

小T如果本身具有足夠的明星范兒,卻沒有堅持路線正確,則最終將沉淪,功虧一簣。 “比如像反思央視大火的帖子,”一位網站編輯說:“因為持續的討論會對央視的形象帶來影響,我們就選擇既不刪帖、也不推薦的方式,讓其慢慢地沉下去。”

這是小T的成名之路,也是網絡信息控制的一條簡單脈絡。但在網絡信息控制的同時,一些越界控制的現象也層出不窮。

2008年7月,網友“米蘭血液”在天涯上發帖稱:部分河南領導以20萬元的建築成本價購得實際價值200萬元的別墅。而後,信陽市國土資源局 一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領導好像已經知道瞭帖子的事,正在做工作刪帖(援引自《東方今報》相關報道)。”同樣受到類似指控的,還有此前轟動一時的 “三鹿300萬公關百度”事件。盡管事後百度否認曾收取過三鹿“封口費”,但仍有大量網民發問:為什麼三聚氰胺事件的搜索結果百度比谷歌少?

“技術雖然給人帶來瞭某種平等,但是在技術的擁有者和非擁有者之間同樣會因為這種‘數字鴻溝’而出現控制與被控制。”時評傢熊培雲在其反思信息和控制的博文中寫道:“當權力與技術合流,社會是否從此手無縛雞之力?”

(《環球人物》記者劉菁、許陳靜對本文亦有貢獻)


網絡巨頭制造敗傢子

這是一個虛擬而誘惑的自由王國,在其中我們幾乎無所不能。隻要你願意,手寫的情書都可以買到;隻要你願意,自己的“剩餘人生”也可以出賣;隻要你願意,不出傢門,你就能在電腦屏幕上看到自己試穿衣裝的逼真模樣……你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曬物癖產生敗傢狂

又敗傢瞭!

這一次,“奶茶”的戰果是:4件club monaco,1件3.8折的花木馬,一件3折的播,一雙特賣的MANAS鞋子。這些戰果以真人秀形式的帖子發到55打折網上之後,一周的點擊就超過5萬,回帖400多個。

帖子如此熱爆,其中的原因得益於“奶茶”的名人效應。“一個帖子如果想火,首先東西不能太少瞭,第二照片盡量拍得漂亮,第三有名人效應,比如我用奶茶這個名字,第四牌子要好。還有,如果是真人拍攝的,還有回帖的互動,都會對帖子的人氣有極大提高。”奶茶說。

奶茶是55論壇上的風雲人物,她在55的級別是“大學四年級”,這是很牛的級別。“其實我這個奶茶的名字從去年四五月份用的,出道還不到一年,呵呵。”發帖子必上首頁,這就是55上名人的“王道”。

現實中的奶茶畢業於清華大學經管學院, 2007年10月,奶茶剛畢業就迷上瞭55我愛打折網。“覺得很新奇,發現原來還有這麼一片天地。邊看邊學習,認識瞭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品牌,第一時間知道 瞭很多打折信息。然後看到有人曬帖,首先是喜歡人傢買的東西,然後就開始自己也買東西,也來曬,漸漸地就融入這個圈子瞭。”

“發帖子然後有很多人評論和稱贊的感覺很棒。”奶茶說。最狂熱的那陣子,她基本上每天都掛在上面,有空就刷新看有什麼新帖子,看到哪裡打折就第一時間去。

在55,奶茶完成瞭自己對著名品牌的認知過程。“上55之前,也就知道個Only,而且那個時候是不懂得追求品牌,現在基本上都知道瞭。大的品 牌,她最近喜歡YSL、Marc Jacobs和Dior,一般的商場品牌她喜歡播、Zara。在55上,很多女孩發帖子的標題中,都會標註品牌,看帖人能在其中體會到那種喜悅加小炫耀的 感覺。

對品牌的追捧,在55上有時候甚至會陷入走火入魔的境地。“我就見過55上有人曬假名牌,然後被揭穿的。“她說,這樣做的原因是想升級 ,就是想賺積分,然後升級。bbs也是個小社會瞭。

深圳大學副教授孫海峰說,當代人消費的不是某種實體,而是一種符號,或者說這種符號帶來的被稱為時尚的感覺。“作為商品拜物教的施魅儀式,網絡廣告與帖子,傳達的都是這種感覺。”

施魅儀式之外,55網對廣告的密集式植入,也讓很多電子商務者頗為“不齒”。55網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網站發佈的打折信息並非免費,而是商傢付費才能發佈的。但在55,這些商業性的打折信息搖身一變,成瞭溫情脈脈的社區共享與時尚潮流。

一位曾經混跡55很長時間的網絡購物者,提到55打折網情緒憤慨。“其實好多帖子都是商傢的托發佈的,根本不是真的網友,一看就看出來瞭。我很討厭那些商傢假裝網友發帖子,像我們有經驗的還好,但好多新人真被忽悠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