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18:27:15
擺脫不瞭互聯網的控制
你以為互聯網給普普通通的你送來瞭前所未有的權柄,隻要插上電源,坐在顯示屏之前,進入那個虛擬的世界,你就可以成為《征途》中不可一世的君 主;在NSN上將你的工作領導買來當奴隸,派他去掃廁所;在豆瓣上占山為王,創建小組;用一個帖子發起聲勢浩大的網絡討論;你可以發動數以萬計的網友去 “”;用你的黑客技術侵入情敵的郵箱……
是的,網絡大大降低瞭權力的門檻,通過互聯網你獲得瞭原來不可企及的權力。你以為自己是互聯網的主人。然而,你是否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瞭,卻說不出來——就如《黑客帝國》裡墨菲斯對尚未覺醒的尼奧說的?
比如,你想用你的帖子參與一場網絡聲討,但帖子無端被刪掉瞭;你的豆瓣小組莫明其妙地被解散瞭;你在網上偷窺別人的隱秘信息,卻不知另一隻眼睛 也在暗暗盯著你;你以為QQ、MSN給你帶來瞭空前的交際便利,卻不知你的復雜社會身份已被服務器簡化為一個簡單的ID號碼,一旦ID被盜,你的身份即消 失、交際鏈條宣告中斷;你在網遊中稱王稱霸,卻不知道自己隻是系統中的一粒尋常的棋子;你以自己推動著互聯網輿論,其實你可能是被強大的輿論洪流挾裹著前 行……
你以為你是互聯網上的一名權力者,其實,你的背後站著更多、更強大的統治者。仿佛有一種冥冥不可知的力量左右你的網絡生活,並將觸角延伸至現實世界,我們將之統稱為網絡權力。
那麼給你一枚藥丸,就像《黑客帝國》所展示的情節那樣,你想擺脫互聯網的控制嗎?上周二,Gmail的個人與商業用戶從晚間5:30便開始無法 登入使用,不過到瞭晚間10:44,Google表示已經修好。在Gmail消失的短短四小時之內,全世界數以萬計的用戶感到呼吸困難,至少是坐立不安。
拔掉電源插頭,關掉顯示屏,那個紛繁的互聯網江湖在你面前消失瞭。但是,現在你發現你已無法與千裡之外的人隨時交流;無法通過網上轉賬交付各種 賬單;無法瞭解隨時更新的消息,哪怕它們是被篩選過的。你開始像Gmail用戶那樣呼吸困難、坐立不安。即使你沒有患上這樣的互聯網依賴癥,但或許有一天 你會被一名陌生人一把抓住:“我找到你瞭!”哦,那是因為你已被人肉搜索瞭。
羅素說,我們無法證明世界不是五分鐘前被創造的。現在大可以更新成這樣的2.0版——我們無法證明世界不是五分鐘前被網站所刷新的。
在2.0時代,你無法擺脫互聯網的控制,但是你應該知道,在網絡之上,到底是哪些統治者在控制你的生活。
躲貓貓輿論爭奪戰
數量龐大的網友推波助瀾,事態的最終演進,是伍皓自己也始料未及的。
組織網友進行“躲貓貓”真相調查的年輕官員伍皓。 供圖·《雲南信息報》
記者·牛思遠 實習生·鄭傢欣
2月27日晚,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伍皓在回復《南都周刊》記者的短信中如此寫道:“今天昆明陽光燦爛,雖有一絲薄霧,但陽光依然跟往常一樣,明媚地照耀著神奇美麗的雲嶺大地。雲南的天空永遠是最蔚藍最清澈的。”
這位39歲的北大才子,全國最年輕的省級宣傳部副部長,正為前往北京擔任全國兩會雲南代表團新聞官而做著臨行前的最後準備。面對這一天剛剛公佈的“躲貓貓”事件司法調查結論,他選擇瞭謹慎而意味深長的詩化語言作為回應。
他可能學會瞭與糾纏不放的媒體記者“躲貓貓”。但是一周之前,伍皓的態度還是高調的,那時候他剛剛在網上發佈公告,邀請網民參加“躲貓貓事件調查委員會”。這位年輕有為的官員高調介入的,是一場他未必能完全掌控的網絡輿論爭奪戰。
風起青萍之末,“躲貓貓”走紅
這場網絡輿論爭奪戰起源於一個網絡新詞的迅速流行:躲貓貓。
而“躲貓貓”暴紅於網絡,卻是源自雲南的一則社會新聞。
1月29日中午,24歲的雲南青年李蕎明偷偷上山砍樹賣錢,好多請幾輛迎親的車子,在17天後迎娶青梅竹馬的新娘。但他被上山巡邏的民警逮瞭個正著,並在當天晚上進瞭昆明市晉寧縣看守所。10天之後,李蕎明因“重度顱腦損傷”醫治無效死亡。
第二天,當地媒體《雲南信息報》首先刊發這則消息,其中引述瞭當地警察的解釋:李蕎明受傷死亡“是由於其在放風時間,與同監室的獄友在看守所天 井中玩‘躲貓貓’遊戲時,由於眼部被蒙而不慎撞到墻壁”。隨即,該新聞被網易新聞、鳳凰網等網站及傳統媒體轉載,引起瞭網民廣泛關註,僅在網易,兩周內的 網友跟帖就高達上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