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看新聞多看書

2017-04-13 11:00:39

文/勇敢的心

筆者上中學的時候,剛剛跨入21世紀,經常在報紙上看到"2008年臺海必有一戰"之類的言論。那時候的我信以為真、憂國憂民啊,然而這麼多年過去瞭,臺灣依舊安好。原來我忘瞭,中學的課本上早就寫著“和平與發展才是時代主題”。

再比如最近的“雄安新區”。有些人看瞭幾篇新聞,就來妄言“政府遷都”。且不說北京數百年作為首都的歷史地位,以及國際社會對北京這個大都市的廣泛認同,其通過好幾十年不斷積累完善的教育、醫療、文化,都不可能在短時間裡遷移或者復制。就算按照官方的說法,定位為"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新區"。深圳和浦東能有今天的地位,是時代所需,有地理優勢,先入為主;雄安即使建設起來瞭,能跟深圳、浦東相提並論嗎? 雄安有什麼優勢?  縱然政府支持,能不能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都有足夠的資金可以持續投入?政府不是萬能的,有多少企業和居民願意遷移?最後雄安能承接多少“副首都”的功能,10%還是30%? 看這些新聞的時候,就應該去瞭解一下建立深圳特區的歷史背景,或者主動查找一些國外的城市治理經驗,有對比才有分析。

大環境、大原則往往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因為司空見慣、習以為常,新聞媒體也極少提及。譬如雖然“抵制韓國”的輿論甚囂塵上,但是與韓國的合作與發展才是主流;雖然“互聯網+”很火,但是線下實體經濟才是重點;雖然“女權”的聲音此起彼伏,這個社會依然是男權社會...... 這些寫在書上的大道理,因為不需要明說,而導致被人忽視。“狗咬人”的事情誰會去寫呢,但是“人咬狗”的新聞一定有很多媒體大肆渲染,有大量的復制轉載。對這類泛濫的新聞,我們還來不及思考新聞的可信度,就接著看下一篇瞭。新聞迎合瞭眾人的口味,大眾看得多瞭就以為這是常態,把熱點當重點,把次要當主要,把小概率事件當作普遍現象。

少看新聞多看書,是更明智的選擇。一本有體系的書,會有邏輯有順序地介紹事情的相關背景、來龍去脈,會更全面地介紹“狗咬人”和“人咬狗”的概率分別是多少,讀者也更容易分清主次、全面瞭解。

不僅僅是新聞,任何一篇文章為瞭增強可信度和說服力,一般都會過分強調其觀點,突出核心思想。然而一篇文章的核心觀點通常隻有一個,由於“鮮活性效應”的存在,這個觀點很容易在讀者內心占據主要位置,使其忽略其他同樣重要的觀點,忽略整體,導致主次不分。這裡說的是孤立的文章本身的局限性,姑且不論作者的立場、文章內容的好壞。

譬如閱讀上的一篇《幸虧劉邦不讀書》,一個不懂歷史的人看完這篇文章會不會真的以為劉邦是個文盲、小孩子看瞭會不會真的以為不讀書更容易當老大? 看瞭《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不懂經濟學的人會不會真的以為高房價都是炒作的結果?

尤其是在專業領域,僅僅靠公眾號推送的幾篇零散文章,根本不足以瞭解全部,偏聽偏信幾乎是必然,據此發表評論則更是拾人牙慧。一篇文章隻是介紹孤立的一個點,想要分清主次,就得系統地瞭解一個面,就得有體系地看書。

原文鏈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0ad4340102wobi.html

點評:新聞是看點,在於新,新聞更多的是讓人知道,知道發生瞭什麼,但要看出新聞事件背後的真相,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就沒那麼容易,這需要所見之人有強大的分析判斷能力,有客觀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將知識融匯貫通、靈活運用,而這是離不持之以恒的廣泛和深入的閱讀及思考整理的。一日不讀書,無人看得出;一周不讀書,開始會爆粗;一月不讀書,智商輸給豬。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讀書者,需虛心聽,通達理,不固陋陳舊,不偏執觀點。讀書可以讓人進入另一個世界,實現一種心靈的跨界,讀書更多的還是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