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再見,取山水之色

2016-08-12 23:06:16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他日江湖再見,自當把酒言歡......”這是武俠江湖人士所慣常的告別話術,有點類似我們大街上邂逅老相識的套路:有時間一定要出來聚聚啊!電話還是那個沒變吧……

結果,有時間寧願在傢裡的馬桶上刷刷朋友圈,在約炮的路上等等紅綠燈,或是在辦公室的會議室一聲不吭,也不願意撥打那個幾乎一百年沒變過的電話。而當年那個出來聚聚的約定,也輕易便成為瞭十年後某場觥籌交錯的飯局後的一句感嘆,或是幾十年後墓前雨花拂面時的一聲嘆息。

曾幾何時,“曾幾何時”這個四字成語還是抒情散文的流行用語;曾幾何時,要看偵探小說的可以去翻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要闖蕩武俠世界可以去看金庸的笑傲江湖,小女子處男友處崩瞭第一時間可以啃安妮寶貝尋找慰藉,漫畫我們聽說過宮崎駿是一面旗幟,而如果要是想刺激地體驗一下不倫的性愛,我們腦海中也會立馬蹦出渡邊淳一的《失樂園》。

然而時光流轉,轉得物是人非,可愛而多情的渡老已經去瞭真正的極樂園,他所一手構建的失樂園卻依舊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上演。如你所知,渡老的筆鋒喜歡關註中老男人的戀情。 究其原因,用他的話來說;“年青人的愛,喜歡就能在一起,簡單得很。”再加上現在有瞭避孕套這一項偉大發明,說得不好聽,大傢隨便得就跟屋頂上發情的貓一樣,不分時間地點場地也不管有沒有人偷拍想high就high。而中老年人卻不一樣,他們背負著更多的責任,責任之下的愛更加純粹——對此,恐怕很多讀者要把頭搖得像是撥浪鼓,特別是那些恪守三從四德的女性已婚讀者。坦言之,對於作為一個崇尚有趣文字高於一切的讀者,我對渡老的文字並沒有多大的喜愛,但對這套“不倫卻更純”的理論還是多少買單的。且不說死者為大,就光說這份中老年不倫之情感,能勾勒得如此細致入微,除瞭是經驗之談之外,必須有過硬的文字功底。

可惜的是,如今的江湖再也沒有他身影瞭,沒有能讓“失樂園”等同於“婚外情”的獨具匠筆。更讓人疑問的是,這日益不吃香的文學江湖是否還能走出真正的跟魯迅一樣棄醫從文的情愛大師?

除瞭島國的渡老,來自地球另外一邊的哥倫比亞作傢馬爾克斯也離開瞭,帶著他那持續瞭快一百年(87歲)的孤獨。對此,我建議所有孤獨的人都可以看看這本鴻篇巨制《霍亂時期的愛情》——我可以確保你一定受益匪淺,正如確保你(或你男友)20歲看波多野結衣時一定會勃起一樣。

至於說,這位號稱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作傢,到底給這個世界留下瞭什麼?估計得用另一本小說才能說透,所以我也不打算費這個勁。即便是在能夠預見到的江湖,再也難以見到那個曾發誓“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自己的作品”的天才老頑固瞭。

以前我有一個女同事,長得嬌小可愛,北師大出品,氣質出眾,身材像小澤瑪利亞,臉蛋則有點像蔡依林,經常有人假裝向她要簽名的同時搭訕要電話,唯一的缺點就是已婚,更可惡的是她老公還是一個健身房教練,專職負責動感單車教學。

言歸正傳,那時候我們經常一起做項目,慢慢就產生瞭情愫——所謂的革命友誼,但如你所知我們不可能發生故事,她已經是人傢的嬌妻瞭,我也不想被揍得不成人形,成為事故。

即便這樣,事故還是發生瞭。她被我那號稱跟陳坤同過班的光頭上司盯上瞭,並試圖潛規則她。她不順從,結果隻有一個,被公司迅速逼走。臨走前,我給她送瞭一本書,正是馬老的《百年孤獨》。她問我為何送這本書,我想瞭想,說我可沒說送啊,是借給你,等你看完就還我。結果書借到現在兩年多瞭,還沒有拿回來,最近又聽說她懷寶寶瞭——突然有一種感覺,這輩子都很難見到她瞭。

眾所周知,97年已經過瞭很久瞭,除瞭留下香港回歸的裡程碑式的記憶之外,我們還有幸在逐漸開放的同性江湖中看到瞭王傢衛的《春光乍現》。與此同時,戴安娜王妃和著名的臺灣歌手張雨生都遭遇瞭車禍,未來真的成為瞭夢......就是這樣一個歷史性的的年份,我最愛的作傢,王小波去世瞭。

如今十多年已經過去,王小波“門下走狗”都出瞭好幾季,卻還是後繼無人的架勢。究其原因,用其老婆李銀河的說法就是,那樣的一個文字天才,是那個時代的苦難所孕育的產物。對此,我恐怕不能贊同更多瞭——在這個窮人都忙著賺錢養傢糊口富人忙著移民自保的歷史浪潮裡,暫時是不能期望太多瞭,正如喬佈斯離開之後,我開始喜歡吃雪梨,也逐漸更愛逛三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