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情懷,還是要應用?

2016-08-12 23:06:24

下面這三個內容組合在一起,挺好玩的,大佬們玩的都比較高端。老羅的“錘子T手機”,秋葉的《學會獨立思考》,還有韓導的《後會無期》,都值得關註,閱讀和想象。

一、kent.zhu:情懷,是一個生活方式

我每年都堅持聽完老羅1年1度的單口相聲,甚至超過瞭對郭德綱的期待。最開始,老羅講成功學,之後,老羅砸冰箱,之後,老羅鬥方舟子,之後,老羅講用戶體驗,之後,老羅講手機。當然,我個人是很敬佩老羅的,這是真心話。這個人的認真,這個人的傲嬌,這個人的幽默。當然,我也是個有自己的價值觀怪癖的人,這也是事實。所以,我寫瞭些關於這場單口相聲的觀後感。

1、我不想討論錘子手機。手機,是一個整體,要看性能跟體驗,更大點說,以及圍繞這個手機形成的其他生態。如果要說手機的體驗,應該拿去給那些不認識老羅的人用。當然,難以物化的東西,也是產品的一部分。比如,拿出來就是為瞭裝逼,比如,拿出來就是為瞭一種情懷。

2、老羅是個很樂於挑戰與分享的人。他花瞭很多篇幅去分享他在進入硬件行業之後的研究,比如手機的拍照原理等。這個,真心的要點贊,樂於分享的人太少瞭。

3、會講故事,真的很重要。我之前說,會講故事的人才能做好產品經理;後來,我發現,做品牌就是講故事。這個講故事的能力太重要瞭,比如我一直就不會講故事。所以,我不會給團隊畫餅,也不會給投資人畫餅,這一直讓我很頭疼。老羅很會講故事,並且,他很明確他的受眾是一群什麼樣人,他們喜歡什麼樣的故事。這點太重要瞭。

4、缺乏情懷的年代,很多人願意為之買單。我的朋友圈裡很多人盛贊老羅的認真,盛贊老羅的情懷,並因此購買老羅的手機。這個邏輯看上去很自然,很順暢。從根本上講,做事情認真,是最基本的屬性。不過,奇怪的是,當有人把這個基本屬性拎出來說的時候,很多人會為之震驚。因為缺乏,所以更顯珍貴;因為有些人更內斂,所以站出來的更顯耀眼。很認真的做瞭,並且很認真的宣傳自己認真做瞭;很認真的做瞭,但是坐等用戶自己發現。這是2個不一樣的境界。

5、老羅簡直就是個營銷的天才。這個不需贅述。

6、這是粉絲經濟的時代。這個,不需贅述。

7、固執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固執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總是會有人為你鼓掌的,因為,至少,你是獨立思考的。

這是一個成功的發佈會,極具風格的發佈會,值得學習的發佈會。老羅收獲瞭對2年前吹的牛逼的兌現;粉絲們收獲的是可以用偶像牌手機;評論傢們收獲瞭點擊量;像你我這樣的旁觀者,收獲瞭更多的歡樂及歡樂後的思考,更得其所,挺好的。

二、秋葉:我是老師,不是導師!

因為出瞭幾本給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們看的書,有朋友說,秋葉你要做青年導師瞭!

我對“青年導師”這個說法一向很反感,首先我這個人不是做導師的料,貪財好色一樣不缺,假如你給我犯錯誤的機會,我一定不會錯過。

其次我也沒有什麼節操,我堅持做這些事情,一方面我是有一種改變眾生的情懷,但這情懷大都是滿足自己內心的成就感,而不是什麼人間大愛,我沒有什麼這種大愛,我寧可有點時間去好好做次愛。

另一方面我始終相信作為我這樣的屌絲,要逆襲就得走一條尋常人不願意不屑於走的艱苦的路,比如做青年學子的教育工作,完全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正因為這個“吃力不討好”,也使得我在這個領域很難碰到什麼出色的競爭對手,這些牛人們都忙著玩“互聯網思維”,玩“物聯網”,玩各種高大上,把一片空白的領域留給瞭我。

我發現瞭怎樣的空白領域?其實就是教會大學生一些真正的實用技能,而不是各種情懷。

情懷這種東西絕大部分人是用來自己感動自己的,但不是用來改變自己的。

我覺得能改變你的,更大的可能是你學會一樣技能,這種技能能幫你更好的思考,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對於年輕人,學習這種技能可能比你擁抱情懷更靠譜。

而我,完全可以通過傳授這樣的技能站著賺錢,隻要我能做好這種技能的課程開發,合理標準化並通過傳統媒體和互聯網進行復制。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自我定位:做一個好老師。

一位好老師一定是可以把知識或者技能復制給他的學生,讓學生變得比他自己更強,順便通過這種教育過程收取合理的費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