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2 23:11:46
文/王登科
開往成都的飛機穿過北京厚厚的霧霾破雲而出的瞬間,我終於能靜下來回想之前北漂的大半個月的日子,關於這段歲月的記憶難以忘懷,歷久彌新。
2014年新年剛過,我踏上瞭去北京的列車,下火車的時候,是晚上,北京正下著雪。南方的孩子很少見到雪,空氣冰冷而幹澀。
在這之後的20多個日夜裡,我都偏居於這座巨大城市的一隅。
我很幸運,遇到一傢靠譜而大膽的公司,我每天乘坐地鐵來到中關村某大樓十五層的公司,在屬於我的那個格子裡面坐下來,然後埋頭工作,窗外是北京理工大學和中關村大街,這條街一路延伸,它的兩旁坐落著這個國傢最值錢的公司和最有名的大學,那裡面裝著這個國傢最有錢和最聰明的人,而我和他們如此之近,我想這大概是無數人來北京打拼的原因之一——在這裡,機會和污染一樣多,並且,你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每天下班回住處的路上,我會在凜冽的寒風中盤算著每天的支出和預算,我安裝瞭記賬軟件,仔細記錄每一筆支出,細到一瓶礦泉水或者一包紙巾。不過我還是到北京幾天身上帶的錢就花光瞭,然後我給團隊leader發郵件,問能否預支一部分工資,十分鐘後1k到賬,我把這1k劃分到每一天的預算,包括乘坐地鐵,每天吃飯和購買生活必需品諸如可樂什麼的裡面。這樣的精打細算並沒有讓我感覺到窮,而是讓我感覺到一種悲天憫人,生活對任何人都並非易事。
北京的房價貴的離譜,我幸運的住著一套價值一千萬的『豪宅』,其實那是公司未融資之前的辦公場所,在北京三到四環左右的一個小區裡面,面積約為一百一十平,幾乎無任何裝修,沒錯,這樣的一套公寓就要一千萬。每次躺在這一千萬的房子的折疊小床上,想到我睡的這個房間就值幾百萬,我就感受到一陣來自這個世界的深深的惡意。米價方貴,居亦不易。
公司所在的大樓負二層有一個食堂,辦張卡就可以在那裡吃飯,不過味道實在不敢恭維,不僅如此,一小勺葷菜就要12元更讓我無力吐槽。所以我每天中午幾乎隻吃炒飯加包子或者面食,不得不說,北京的很多包子都是不錯的,至少在肉餡的含量上。
某天公司為所有員工發放瞭呼吸面罩,這是一個很奇葩的福利,我想除北京之外的任何城市都不會有這種福利,在北京的這段日子裡,幾乎每天的霧霾都很嚴重,少數幾天遇到晴朗清澈的天空,我隻覺得這個世界都好瞭。
北京的地鐵很便宜,故宮的門票也很便宜,胡同裡會有下棋的大爺,兩邊圍著小屁孩和路過的好奇者,驢肉火燒的小店到處都是,走過都能聞到香味,聽老人們操著京片子聊天也很有趣。我覺得這座城市本身是友好的,但是太過膨脹的人口已經超過瞭它的極限,到處都是匆匆的行人和招聘的廣告。來的和走的,像水一樣沖刷著這座城市本來的風韻和文化,使其變得淡之又淡。
我走在大街上,看著喧鬧的人群和商店,想象著我大學已經畢業,想象著我要在這裡年復一年的生存下去,我立即感受到一股厚重的壓力,這種壓力不讓人痛苦,隻讓人覺得乏力。
我在學校生活半年不會想傢,我在桂林北海遊山玩水不會想傢,而我在北京工作,卻無比想傢。在學校或者去旅行,你是知道它的時間的,你感受到自由和新奇,而在離傢千裡之外的陌生城市工作,你會忍不住想象也許你會在工作的地方紮根,那是真正意義上的離傢,你不會再隨時都能看到父母,也許你的房間都會被用來堆放雜物,你不知道你到底屬於哪裡瞭,這真可怕。
所以每次我想到我才大二,還有幾年的時光來學習,還有學校食堂四塊五的葷素套餐,還可以在傢有老媽做飯,我就感覺到一種劫後餘生悲天憫人的幸福感。
生活在北京,感慨萬千。
原文地址:http://www.wdk.pw/333.html
點評:北京,一座充滿無數個解的城市,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年少意氣風發,能這樣去經歷、去思考、去求學,值得贊許。人生三件要事——讀書,掙錢,玩樂。不讀書不知天下;不掙錢不知世人;不玩不知人生之樂。開卷有益,無可厚非。掙錢入世,社會什麼樣工作瞭最清楚。讀書是理論認知的捷徑,掙錢是實踐認知的捷徑,玩是自我認知的捷徑。在未能真正悟道之前,就多讀書,多掙錢,多玩樂吧。下面是留幾手分享的兩個故事:
我琢磨著現實世界裡是肯定沒有人過著十全十美的日子,可我見過兩位非常讓我佩服的朋友,別管人日子過得怎麼樣,就是那種心態,就讓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