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佛祖遇上站街女

2016-08-13 16:33:05

之所以會選這傢酒吧,主要是因為看到有好幾個白老外魚貫而入,我心想歐美大哥的品位應該不差吧,結果進去一看,發現完全選錯瞭地。

整個酒吧不過就是兩節地鐵車廂這麼大,墻壁用鏡面裝飾以增加視覺上的空間。吧臺上倒是有不少穿著胸罩和褲衩,並踏著高跟鞋的姑娘,他們像是在自己傢裡一樣隨意地在臺面上扭動著腰肢,頻率不快,尺度也不大,甚至連我們傢小區的遊泳池也比不上,讓我頓感失望,特不過癮,不過旁邊的女同事卻看得目瞪口呆。

隨後,我點瞭一杯顏色詭異的酒,失望頓時增加瞭一倍,一杯功夫茶大小杯子的酒居然賣到100元(人民幣)瞭。最要命的是,這“鬼地方”不叫酒還不行,而且叫一杯也不讓,必須得按人頭計。

酒才剛拿上來,我便再也hold不住瞭,一滴沒喝,就無比失望地拉著女漢子走瞭。後來回到國內,我們才知道,原來當時我們選的酒吧問題倒不大,主要是因為去早瞭,各種大尺度的演出都是12點之後才上演的,而我們9點就走瞭,別說上半場,連熱身都看不到。

每個姑娘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三圍,城市也一樣,有著自己的風情和文化。從上文中,大傢應該能感覺出,這是一個比較重口味的國傢,起碼對比中國而言。但如果這個國傢隻是口味重的話,恐怕對我的觸動可能還沒有我鄰居90後妹子高中沒畢業就噼裡啪啦交過三位男友更值得一提。所以真正值得一提的是,在來到芭提雅之前,我還去瞭曼谷,到瞭代表這個國傢另外一種文化的地方。

曼谷除瞭被稱作“天使之城”(由來是什麼我也不清楚)之外,還有著“佛廟之都”之美譽。顧名思義,這座城市裡面著非常多的佛廟。作為泰國代代相承的傳統宗教,佛教是泰國人的生活重心。據統計,泰國9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全國則有3萬多所寺廟,而且還在不斷興建中。在泰國,寺廟是主要的社會教育和慈善機構——在我們國內,卻已經逐漸演變成瞭主要的商業機構。此外,泰國每年還有四個佛教節慶,都是國定假日,法師們透過電視與廣播開示佛法,民眾要受持八關齋戒。

總的來說,佛教與泰國人的一生息息相關,如新居落成、嬰兒出生、生日、結婚等場合,都要邀請法師誦經祈福。當然,離世就更加少不瞭瞭。

我在曼谷呆的時間不是很長,不過短短幾天而已,但卻明顯感覺到瞭佛教文化的盛行,到處都能看到金色尖頂的建築物,四處也能找到售賣佛像佛珠以及其他相關配件的門店。此外,還能經常看到一位老人的肖像(具體什麼神人我也不敢打聽),總之這位爺的頭像在當地的出鏡率不亞於中國90年代四大天王的海報。當然,後者代表著追星,前者卻是一種赤裸裸的崇拜和敬仰。在泰國,有著同樣敬仰程度的是隻有國王普密蓬·阿杜德和王後詩麗吉·吉滴耶功。

由此可見,在熱情而美麗的泰國,一方面是對他佛的無比敬仰,另一方面卻又是色情業的甚是發達。兩相對比,正好詮釋太極裡面的陰陽相對的思想和馬列主義裡矛盾統一的哲學。

在這份思想和哲學的影響下,這些據說最初來自我們雲南傣族的朋友,通過日復一日地生活,演變出瞭自己獨有的文化,他們白天雙手合十向佛,尋求內心的寧靜,晚上褪下層層衣服,尋找欲望的宣泄......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平衡。

記得在芭提雅的最後一天,清早6點,因為急著趕車,我早早地起來退房。那是黎明前最昏暗的時刻,海風呼呼啦啦地吹,似乎長途跋涉瞭幾百年。下樓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年級很大的白人老人,他提著一袋水果,腰桿很直,腳步卻顫悠悠地從門口的海邊走來,慢慢穿過無人的大廳,打開房門,緩緩地走進自己的江景大洋房。

看他的年紀是不打算回國瞭,我不知道他的過去有著什麼樣的光輝歲月,愛過怎樣的人,還記不記得高中同桌的女同學……但從他的腳步和背影,我似乎看到瞭一種決心,就是要在這裡最終紮根,在這兒終老而去, 正如新疆歌手洪啟在《回鄉之路》唱的那樣:“請讓我把你的故鄉,也當作我的故鄉。請允許我把你的閨房、葡萄糖和月亮,也當做我的天堂......”

點評:為解困惑,查瞭知乎!

我們習慣的談佛是這樣的:佛拈花說法,情如佛法,有所為而實無所為,無所不可,而終無所可也。無所不至而終無所得也。況乎兒女之情?佛度有緣人,菩薩化形,欲說因緣,弘揚佛法,徇俗設緣,而以色設緣,以“性”作為方便法門,來傳法佈道。與和諧之道並無區別,信則有,不信則無。佛看妓女,與白骨無異,貪吏求金,何異於娼傢愛財?心不念民,虛口談政,權之所在,利之所歸,娼傢所不如也。勢之尊,恣欲忘形者非有情,亦非為民,莫不以為富貴可持,天祿永享也。死心塌地,甘心取禍也。想諸天菩薩而來唯有合掌而誦:“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