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千與千尋的神隱

2016-08-13 16:33:37

無須多言,往下看就是瞭。看完,有時間可以重溫一下這部宮崎駿最經典的動漫。

文/王明

在我很小的時候,看過這部電影,感覺莫名其妙,但是這部電影在我小的時候,的確是轟動亞洲,轟動我們平煤一小,甚至到平煤二十五小。當時的男生女生無論是誰都會問你,看過千與千尋麼?如果回答是“no”,就會認為與你沒有再談下去的必要瞭。當時的我為瞭迎合廣大青少年兒童的fashion,飯後有些談資,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也看瞭這部電影,但是我和廣大青少年兒童一樣沒看懂,但是沖著它斬獲n多獎項,我們硬是說出一長串看懂它的理由,實際上,那麼小的我們,既不懂愛情,也不懂自然,更不懂人文親情,歷史關懷,什麼都不明白,但依然有自己的見解,至於是什麼見解我不太清楚,時間太久早就忘記瞭。

在電影中,千尋從城市搬向鄉村,第一次收到的花卻是同學送的離別花,看得出千尋很珍惜這束花兒,很珍惜過去發生的故事,她在父母的車上陷入回憶因而傷心不止。父母的車在岔路口迷瞭路,鉆進一條山林小道,由此進入瞭一個奇異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在岔路口的路標上,你會看到[中國]兩個字,千萬不要以為有什麼政治色彩,中國是日本的一個縣,中國縣落於日本國。

奇異世界看起來蕭條落後,古樸的滿是歲月塵埃,父親說這可能是日本九十年代經濟蕭條的那段時間建造的仿古的主題公園吧,看著主題公園似的廣闊場景,風吹過草面像靈魂踏空飛行。隨後一傢三口步入“主題公園”一樣的世界裡,父母兩人因肚子餓就先行吃瞭看起來無人的街上的食物,千尋在叫他們,都不再作聲。來到無人的小鎮,一個人都沒有的時候,並不是沒有人,隻是看不到有人而已,其實一直有人在的,或許心靈上有人在看,隻要有一個人,其實就有很多人,當你記憶下一個人的存在之後,你已經有瞭那個人的部分特質。一句話說:我們的靈魂生長在他人的心上,所以我們的心上有著他人的靈魂,我們與彼此緊密相聯。

千尋順著小路走到澡堂的橋上,白龍看到千尋神情猶豫瞭那麼一下,就催起千尋回去。這時天色漸漸黯淡下來,無人的街上開始出現灰色的影子,黑影裡可以鑲嵌入任何人的,任何食客的身體,可以是你,可以是我,他們都是電影裡無關緊要的路人,沒有露臉的機會,在天黑之後,才漸漸展現,像工作族白天工作忙於事業,隻有夜裡才會去參與娛樂。工作族在夜裡的時候,才算是真正的活瞭過來,於是從透明(無存在感的狀態)變成黑色(有存在感的狀態)。但天黑之後,從另外一個世界來的千尋,她的身體卻在漸漸變的模糊不清,回到父母所在的地方,發現他們已經變成瞭兩頭巨大的豬,貪吃,喪失神智,受到驚嚇的千尋隻有往回跑,跑回去卻發現原來的陸地竟然變成瞭水域,在岸邊眺望河對岸,金碧輝煌,有一種日本古代的風格。看到這一切的千尋,以為這是做夢,任性的閉上眼睛,希望眼前的這一切可以消失消失,但是再睜開眼睛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在消失,因為如果不吃這個世界上的食物,就會漸漸消失不存在。這樣的寓言是在表達:如果不融入世界,世界上會沒有自己的位置,就會缺乏存在感,缺乏生存的依據,與世界沒有聯系,變成透明的人,生活的旁觀者局外人,成為像無臉男那樣的虛無的透明人,想要世界消失是不可能達到的,但是世界可以輕易使自己消失。當自己變得虛無飄渺之後,缺少勇氣,人容易缺乏行動力,雙腿站不起來。小白龍給她吃瞭藥丸,並治愈瞭她的腿,使她恢復行動力,那樣的魔法其實是小白龍的關愛,是他的愛心恢復瞭她的行動,吃瞭這個世界的東西,身體漸漸變成實體,泡沫唯有幻滅,才能融於大海,千尋唯有與世界有聯系,承擔一定的責任,才能融入新的世界,融入新的世界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自己最初的心。

小白龍提議,帶千尋去老爺爺那裡,但是在路上不能呼吸,不能說話,這樣就沒有人會發現你是人類的身份瞭。澡堂裡迎來的都是四方神明,象征著地方權貴們,有官有權的人,他們的存在也是在暗諷大人們不再具有人性,而是復雜的動物屬性,怪物屬性,宮崎駿把成年人,變作怪物,野獸人類的模樣,用異化變形將現實社會裡的真實殘酷,軟化成各色形象,他們(這些客人,仆人)說人的味道臭,是因為這裡唯一的人類就是千尋,她單純弱小幼稚,不能夠融入怪物們的世界裡,所以怪物們不喜歡她那樣的氣息。怪物象征著成年人,而人類隻有千尋一個人,她象征的是孩子,暗示著現實社會裡的人成年人被畸化之後,變成牛鬼蛇神,並且成年人不歡迎孩子進入成年人的世界。在跟隨小白龍的時候,路上不能夠呼吸,不然就會被發現,如果一個人不呼吸,多數情況大概就是這個人已經死瞭,不存在瞭,不能再說話瞭,千尋不呼吸就意味著千尋不能進入成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