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新聞體」和「倒三角體」

2016-08-13 16:38:11

沛公的舉措,極大地震驚瞭敵人。項羽的狗頭軍師范增在得知沛公讓出關中後,惶惶如喪傢之犬。他向別人哀嘆說:“項羽為人太過善良,不足為謀,我看這天下吶,早晚會落到劉季業手裡。”

(敘述一定要有技巧,多用形容詞、成語,部分細節可以適當避開或改動,緊緊圍繞主題。)

這一次關中到漢中戰略轉移,以鴻門宴為轉折點,將開啟反秦運動的新篇章。鴻門宴是宣詔書,是烽燧臺,是鐵犁鏵,它是項羽的催命符,是沛公的裡程碑。舊貴族必將滅亡,新朝代必將興起。讓我們再次喊出反秦元勛陳勝的那句話吧: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結尾要鏗鏘有力,至少三聯排比,然後提出一個押韻口號,總結宏大意義。)

德魯伊記:

文字的碼字風格和如何寫一篇好文章,是閱讀一直討論的問題。不管是孔老夫子的“發乎於情,止乎於禮。”,還是葛洪的“文貴豐贍,不拘一格”,文心雕龍的 “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隱之為體義主文外”“文外之重旨”等。

想來都是為文之道,但我想寫文章形象裡說,要麼是直統統的按著時間節奏或是事情、思維節奏直接統下來,單調但直截;要麼類似打樁機,一個點一次次的加深,看似無聊卻效果極好;要麼就是螺旋式上升,看似前邊的都說過瞭,但每一次都是一種升華。“見微知著”是最簡單的寫作方式,但“見著知微”,或是風箏放上去瞭,火箭升上去瞭,能不能下來,才是文章的精妙所在吧。

我們現在習慣於淺閱讀,直白而切實是我們的追求,但一篇好的文章的架構和文字,還是應該有點想法和搭建感的。

至於上面的所謂“體”,都是一種歸類,但學習並用之於寫作,大有裨益。不是哪種“體”有優劣之分,而是哪種“體”更適用。

PS:沒有內容的文字,沒有思想的文字,不在討論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