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恭賀2014》第一季度

2016-08-13 16:39:32

《喜劇王》:中國電影有很多都是名不副實,甚至內容和片名是相反的,本片就是此類標本。

《奪寶聯盟》:本片出自電影《漢城大劫案》和《老千》的韓國導演崔東勛的手筆,這是一部教科書式的盜匪電影,它並非有多麼經典,多麼完美,但它確實像是一個勤勞的頗有經驗的老工人,手持一本說明書,嚴格的要求自己照著上面的標準和指示,合理的組裝出一部幾乎找不到什麼瑕疵的娛樂片。我們可以在這部電影裡處處看到港片和好萊塢大片的身影,對於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履行圈錢使命的國產電影來講,不得不說是一種警示,照目前的狀況發展下去,國內觀眾不僅會因為好萊塢大片的入侵,而無情拋棄國產電影,我們甚至在亞洲電影市場上,也已經站不住腳瞭。

《越位者》:這部電影唯一的看點,是海報正中央有文章,但他在片中卻是個打醬油的。

《都是手機惹的禍》:說一句都是多餘的。

《綠林大冒險》:鼓勵一下國產動畫,但是下次抄襲不要那麼明顯。

《007:大破天幕殺機》:給《007》系列電影做出評價,完全是多餘的,從第一部007電影,在1962年10月5日公映後,007電影系列風靡全球,到今天歷經五十餘年長盛不衰,詹姆斯邦德在全球已經有無數的老中青粉絲,而值得我們敬佩的是,好萊塢一直在不斷改進,從《復仇者聯盟》到《007》和《蝙蝠俠》,我們可以非常清晰的發現,美國的超級英雄們開始走團戰路線,並且導演們已經意識到觀眾不再迷信個人英雄主義,所以我們看到的007和蝙蝠俠,已經不再是輕易能消滅壞蛋,並順手捎走一個美女的成人童話,取而代之的是更接近普通人的人,我們的觀眾看到的更多是他們的成長(重振)過程,僅此一點思考,就足以秒殺很多不思進取的國產電影。

《喜洋洋與灰太狼之喜氣洋洋過蛇年》:《喜洋洋》系列已經決定出“十二生肖”系列,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的事情,而它唯一的貢獻是,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其他動畫。

《奪命追蹤》:這部電影不過是Amanda Seyfried的個人宣傳片而已,沒什麼好看的。

《波魯魯冰雪大冒險》:很不幸,不僅韓國電影來打我們的臉,連韓國動畫也來打我們的臉。

《小小飛虎隊》:詳細請看CCTV批抗戰劇的報道。

《孤島驚魂2》:電影《孤島驚魂》雖然是爛片,但不可否認它是國內粉絲電影的標本,可這部《孤島驚魂2》除瞭爛之外,就什麼都沒剩下。

《憤怒的小孩》:在我看來,《憤怒的小孩》是一部救世主般的電影,作為和《喜洋洋》系列同時上映的,爭對同一目標群體的電影,它在很大程度上解救瞭深受《喜洋洋》毒害,卻不得不陪孩子一起去看的傢長們。作為導演黃雷的處女座,它做的已經很好瞭。

《洛克王國2聖龍的心願》:誰能告訴我,這個破爛到底想幹什麼?

《巴啦啦小魔仙》:很明顯,這貨是看《喜洋洋》的大獲成功眼紅瞭。

《雲圖》:好萊塢電影的不斷更新,簡直讓人汗顏,也讓中國電影市場在一月份將要結束的時候,有瞭一個很好的收尾。我並不打算從技術層面來說它。從《黑客帝國》到《盜夢空間》再到《雲圖》,好萊塢電影絕非僅僅是停留在商業層面上,《黑客帝國》其內在的哲學,已經有很多人解釋過,這裡不再贅述,《盜夢空間》上映的時候,國內更是有很多程序員用“遞歸、循環、函數調用、入棧出棧”等專業詞匯來解釋,《雲圖》上映之後照樣有程序員用“多線程”來解釋,劇情上的過度復雜,註定這部電影的評論終將是兩極分化的,但它很完美的解釋瞭“不明覺厲”這個詞。《雲圖》最終的票房雖然差強人意,但讓我們來看這樣一組數據:《雲圖》在豆瓣和時光各獲得8.0和8.1的高分,僅在豆瓣網上,有多多達18.28萬人對本片做出評分,其中31.5%五星評論和44.7%的四星評論。在這個評分越來越苛刻的年頭,這才是對電影《雲圖》最好的註解。

二月:本月共有20部中外電影公映。

《百星酒店》:本片導演是谷德昭,也就是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的對穿腸指導的,他還參與過電影《買兇殺人》的編劇,但不知道他面對這部電影的時候,會不會嘔出十幾兩血,還是僅僅當作娛樂消遣。當有一定觀影量的觀眾來說,當他們看到:黃百鳴、鄭中基、杜汶澤、吳君如、毛舜筠這些名字同時出現時,第一想法一定是——圈錢的又來瞭。

《女蛹》:國產驚悚/恐怖類型的電影,一直是國內愛好此類型電影影迷們,心中永遠的痛,但還好,現在《女蛹》來瞭,雖然它並非是個上乘之作,很多的鏡頭語言也顯得非常幼稚,但在電影故事和導演的誠意上,卻是近些年來國產此類型電影中無可挑剔的,它拋棄瞭遺忘此類型電影裡大量裝神弄鬼的下九流功夫,真心誠意的給觀眾講瞭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