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09)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2016-08-13 16:39:43

心理:
    很多事都介於“不說憋屈”和“說瞭矯情”之間。生活的累,一半源於生存,一半來自攀比。諾貝爾獎獲得者索爾仁尼琴,被譽為“俄羅斯的良心”,他講過一個故事:有場會議,在進入“歌頌斯大林”環節後,全體熱烈鼓掌。沒想到掌聲一直持續,誰都不敢先停止鼓掌… 後來,臺上有位廠長鼓起勇氣停止鼓掌,會場這才慢慢安靜下來。一周後,廠長因玩忽職守罪被捕。審判結束時,法官告訴他:不要率先停止鼓掌。瑞典科學傢研究發現,人們對一場表演的鼓掌歡呼程度,並不取決於表演的水平,而更多取決於觀眾間的相互影響。因此,帶頭鼓掌,或最先停止鼓掌,都在展現勇氣和智慧。人生不會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她與你打一個照面,你不抓住她,她說走就走。陪伴你的隻剩感嘆,和打不完的玻尿酸。——《被延遲的快樂,不會產生利息》同學把女朋友介紹給我認識,是什麼心態? @神回復:不是介紹他女朋友給你認識,而是介紹你給他女朋友認識。目的嘛,有一天你會接到他女朋友的電話說,老餘說昨個晚上和你一起出去吃酒瞭,是不是真的啊,你記得回答「是是是」就行瞭。某程序員對書法十分感興趣,退休後決定在這方面有所建樹。於是,其花重金購買瞭上等的文房四寶。一日,飯後突生雅興,一番磨墨擬紙,並點上瞭上好的檀香,頗有王羲之風范,又具顏真卿氣勢,定神片刻,潑墨揮毫,鄭重地寫下一行字:hello world..受到“成王敗寇”的文化傳統,我們總是是喜歡用結論去思考過程,而不是用過程去驗證結論,這樣導致的一個後果我們總是相信成功或權威人士的結論,而不是選擇用可靠證據或者科學的方法去質疑或者驗證。這恐怕是培訓行業很多偽“大師”生存的心理土壤之一。假如你表現得特別自信,特別有氣場,樹立權威感,你就能通過征服別人意志的方法獲得支持。——秋葉有一天,這些都會過去的。想到這結果,我就欣慰。怎麼累死人的愛,再怎麼累死人的恨,都會過去。失眠,被冤枉,塞車,太窮瞭,都會過去。被輕蔑,被迫說謊,被迫承認自己改變不瞭什麼,或者,長得不好看,都會過去。—— 蔡康永人們出於自身的軟弱和不確定的命運的恐懼,本能地想要控制一切,不管是通過否認自己需要任何關系,擺脫一切的束縛和責任,還是通過努力奮鬥來使生活如自己所願,到頭來,每個人都發現,徹底的控制,不僅是鏡花水月,而更要命的是,控制扼殺瞭愛,扼殺瞭關系,扼殺瞭存在的美妙體驗。——溫瑤無意間看到一個珠寶品牌,叫Darry Ring,漢譯戴瑞。它很特別,隻有男性可以購買,憑借身份證一生隻能購買一次,女性不能購買。也就是說,一個男人這輩子隻能送給一個女人一枚Darry Ring,Darry Ring相信真愛隻屬於兩個人,很多人沒有勇氣買這樣一枚戒指,因為他們沒錢。——@天才橘菇君昨天夢見在一劇場演戲,臨時讓我演《三堂會審》的蘇三,我心想那麼大段詞兒哪記得住,邊扮戲邊背詞兒,又發現鞋沒帶,回傢拿也來不及,急醒瞭。今兒夢見西壩河修瞭個立交橋,地下都是過街通道,我在地下迷瞭路,一個妖艷大姐還在那勾搭我做大保健,我想反正是夢真勾搭我我就從瞭,沒來得及從,又醒瞭。——@東東槍
教育: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齊白石真正好的教育,我總覺得應該是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一味地打溫情牌,並不見得利於孩子的教育。我記得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很尊敬的前輩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做老師的,要拿學生當孩子,但千萬別把自己當他們的媽。——未夕胡潤百富榜創始人胡潤稱八成中國千萬富豪都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其中43%送到瞭美國,34%送到瞭英國……我在英國跟朋友說起來,他們都意外得不能相信。因為在英國,不到10%,或者說隻有5%的人可以出國留學”。一個社會要有共同的底線,所以有瞭法律和道德,但這並不意味著教育與思考應當唯標準答案馬首是瞻。“標準答案”的背後,是考生的命運,是命題者的權威,當人人不得不向所有貌似客觀公允的“標準答案”低頭時,我們真正能夠看到的,卻是一盤盤“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棋局。而這個被“標準答案”統治的世界,是一個已知的、在某種程度上而言甚至也是死去的世界,一個遠離瞭創造和創造精神的世界。——熊培雲北大教授鄭也夫說:“獲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沒一個在大陸受過中小學教育。在中國受過12年中小學教育的人,即使進入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也不會獲諾獎。12年的中小學教育,把人修理的沒瞭想象力和創造力,隻是一個考試機器。”江蘇新高考方案正在醞釀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語文、數學以及文理“小綜合”,而英語將實行一年兩考,不再計入總分,而是以等級計形式計入高考成績,高校在錄取時將對英語等級提出要求。飯桌上批孩子,大人傷神,孩子傷胃,全傢傷心。年輕人以為教育可以取代經驗,年長者以為經驗可以取代教育。學習不能超前,更不能速成,否則,孩子無童年,青年無青春,中年無樂趣,老年無安閑。@沈陽張晶 於19點51分發微博向幾米道歉,稱兒子喜歡他的畫很久,臨摹畫作並出版畫冊,“(自己)初中文化,不知道畫有抄襲之說”,請幾米諒解。@幾米JimmySPA: 墨色國際聲明: 謝謝眾多的讀者和網友們,多年來持續告訴我們有關作品可能被侵權的狀況,同時亦幫忙推廣保護知識產權的觀念,非常感謝您們對幾米及幾米作品的關註與愛護,也請讓幾米保持寧靜,繼續他單純的創作生活。謝謝大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