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10)給時光以生命

2016-08-13 16:42:25

智慧:
    諸葛亮觀人七絕:夫知人性,莫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為詐者,有外恭而內欺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我的一生沒有遺憾。我相信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意義。你經歷的艱難時刻塑造瞭你的人格,使你變得更加堅強。——麗塔·梅露不說人短,不思人過,不念人惡,不揚人錯。希求別人理解自己,那麼也要學會擔待別人。給所有的誤解、傷害一些時間,所有的成見都是雲煙。——延參法師我喜歡的人約略是這樣的:質樸、淳厚、誠懇、平易;骨頭硬,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不阿諛奉承,不背後議論;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無嘩眾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不是絲毫不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能多為別人考慮;關鍵是一個“真”字,是性情中人。——季羨林年輕女孩因為物質而選擇男人是可惜和浪費:她們失去瞭追尋自己是誰的機會,吃苦趁年輕才能發掘出身體裡的寶藏,老瞭再面臨險境後悔晚矣!不要選“容易的路”,那其實是最艱難的。未經世故的女人習於順境,易苛以待人;而飽經世故的女人深諳逆境,反而寬以處世。——餘光中我最敬佩的老師佛陀,沒有寫過一本書,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多佛經,不過是他學生的筆記,所以開頭總是說“如是我聞”。有一天佛陀不想講課瞭,就拿一朵花給大傢看。他的意思是說:我一生講的經,就在那朵花裡,你懂得瞭那朵花,就懂得瞭生命本身。——蔣勛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是不可以強求的,強求理解是一種邊界不清的、自戀的狀態。如果可以相互理解,當然是好事;如果跟部分人實在達不到相互理解的狀態,那也沒關系,就不理解好瞭。其實你這樣想瞭,就表示你已經理解瞭這種不能相互理解的關系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理解就是理解本身。人生沒有真正的絕望。樹,在秋天放下瞭落葉,心很疼,可是整個冬天,它讓心在平靜中積蓄力量。春天一到,芳華依然。 ―― 星雲大師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教導我們要出人頭地,要是有一個老師教導我們學會面對生活,接受生活,成為在路邊鼓掌的人,也許我們大多數人這一輩子都會活得平安喜樂。——龍應臺請你,擔負起對自己的責任來,不但是活著就算瞭,更要活得熱烈而起勁,不要懦弱,更不要別人太多的指引。——三毛《自愛而不自憐》
觀點:
    出於種種理由,科幻電影中物與功能時刻都在發生錯位。讀者們下次若看到“馬非馬”之類的橋段,不妨按捺一下吐槽之情,思考是否主創刻意安插,是否換取瞭電影本身的某種表達。當然,方法人人懂用,功力各有不同,體用錯位也並非一切bug的擋箭牌。優秀的電影人可以錯置恰到好處,平庸者用得火候不足,或過猶不及,效果就天差地別。——方聿南:當狄仁傑的馬不再是馬真是很煩那些弄一大堆花啊、蠟燭啊到女生宿舍樓下表白的人。特別那種動員全班甚至全院人一起幫忙的。為瞭滿足表演欲,以為自己很浪漫,也不管人傢女生受不受得瞭;也不想想被你這樣哄抬上去,那麼多人看著下不下的來臺。拒絕你反倒變成瞭女生的罪過瞭。要表白找個機會兩人單獨說,別用聚眾表白綁架別人。——@不想說那一定是這樣的:①阿裡:馬雲不會編程卻創造瞭中國最牛的互聯網公司!②360:一顆250的心,幹瞭110的事,讓全中國網民獲得瞭免費安全。③小米:他證明瞭模仿者也可以做到超越.....——@思想聚焦崔永元-實話實說:今天去超市,專看玉米,這兩傢超市明確說,他們賣的食用甜玉米不是轉基因的,而且從來沒有賣過。至於油,營業員甚至掏出手機當場維基百科,然後說,噢,我們不會賣這樣的油。——你一定好奇,崔永元為什麼在大街小巷流竄調查,而不去問權威部門,其實轉載網站上權威部門的說法是簡單又大尾巴狼的做派。社會科學告訴我們,公民之間的分歧最終能帶來有益的效果。但現代社會也需要學習如何表達分歧,而不讓尖叫和嘶吼淹沒瞭辯論的本質——在科學上尤其如此。啟蒙運動最核心的觀念是人道和理性。相信思維著的人類個體有能力和權利對是非善惡、真偽美醜做出道德判斷,推崇人類生命的尊嚴、推崇人類個體的理性思維能力、推崇人類理性對一切教條的戒備和存疑。一個被割斷歷史的民族和階級,它自由選擇和行為的權力,就不如一個始終得以將自己置身於歷史之中的民族和階級,這就是為什麼,這也是唯一的原因——所有過去的藝術,就是一個政治問題。 ——約翰.伯格每一條成長之路,都離不開患難與共的朋友、嫉妒成性的小人和值得尊敬的對手。 ―― 佚名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你到處解釋就不彪悍瞭。——秋葉作為大眾的閱讀方式,傳統的紙質實體書會被取代(如同紙書取代竹簡、羊皮卷),但作為書籍制作的傳統環節,“編輯”卻不會。信息越多,整理、選擇和有機的呈現反而將變得更加得重要。而且,“編輯”也恰恰是機器和算法難以取代的部分,人的眼界、立場、品位、情感、好惡等都會對“編輯”的過程產生影響,不同的人看到的“原料”范圍不同、選擇的標準不同、組織編排呈現的方式又不同,所有的不同組合在一起才會造就美學上的獨特性。——十四姨:生錯瞭時代的音樂百科全書